徐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徐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走亲戚...

今天是“腊八节”,

“喝腊八粥”是一项传统风俗。今天我市有12家寺院施粥,你们去喝了么?

过了腊八节,春节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徐州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来,跟着小编一起回味下春节习俗,看看老徐州们是如何“过年”的吧!

进腊月  防火烛

清代到民国,从腊月初一起,各村镇便设专人打更。夜间打更人走街串巷,敲锣击鼓除报告时辰外,还要边打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谨守门户”,提醒人们注意防火防盗。

徐州城里,则有乞丐头出面,肩扛木牌,上面贴着衙门告示,叫喊“防火防盗”等警句。

腊月八   喝佛粥

腊八就是我们俗称的腊八节,腊八节一要祭祖先和神灵,二要击鼓驱鬼避疫,目的是祈求丰收和吉祥。

古代这种祭祀活动,徐州地区亦有遗风。解放前徐州南郊奎山,北郊拾屯附近的吴屯、张庄等村,进入腊月,农民便自发组织起来,演练锣鼓、高跷、面具戏等,一直到正月十五,在城里城隍庙聚集方才罢休,俗称“拜会”。

徐州腊八节要喝佛粥。徐州人把寺庙里熬制的腊八粥看成是“佛粥”。民国初年徐州诗人祁汉云诗中曾提到腊八与友在黄楼上用“佛粥”时,想起苏轼来:“欲为佛粥呼狂魄,安得仙才主将坛”。看来“佛粥”之谓是早已有之。

徐州地区的腊八粥旧时多用杂粮熬制,后来多用红豆、花生、红枣、江米等混合熬制,分甜、咸两种。过去儿童多去邻家讨腊八粥喝,说是“喝了腊八粥,孩子好拉巴”。

腊月二十   送柴与送财神

腊月二十以后,城乡均有乞丐到殷实人家送财神像、张贴财神像。到正月初五前后,乞丐们分别拿着木版,去各家对证,向各家索取年馍。有的年前给店铺送柴,高喊:柴到了!寓意财神到了,所以店铺多少都要收进些,表示招财进宝,图个吉利。

腊月廿三-廿四  祭灶神

这是“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不说人间坏话。同时祷告一番,叙说一年来全家勤恳劳动,感谢灶王爷保佑,希望他多说好话:“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廿五 打扫尘除

腊月廿五,按照传统,各家各户要大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杂物等。干干净净过春节,年前家里不留垃圾。经过一天的打扫,每家每户焕然一新,有了一个过年的样子。

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那天进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发,徐州风俗一个正月不剃头。俗称“不留隔年头”。

还要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年廿四炸丸子  年廿六赶集去买肉

家家从腊月下半月开始办年货,鸡鱼肉蛋外,另准备一些传统食品,徐州地区习俗是熬摭糖、炸麻叶子、炒花生、油炸果、丸子等。同时,赶集买肉,剁上够吃好几天的饺子馅,春节期间不能动刀,必须提前准备好。

年廿七  送节礼

送节礼多在亲戚中间进行。最迟不得超过除夕。旧时节礼是几斤糕点,送男性长辈的,往往加一二瓶酒。新女婿,或即将结婚的女婿,送节礼极为讲究,要送四样或八样,每样四斤或八斤;活鸡、鲜鲤鱼、糕点、酒是必不可缺的。岳父家只收一半,要回一半。

年廿八   八面发  

准备和面泡引头蒸发面馒头(年馍),蒸馒头很有讲究,有实心的、包馅的、枣花的等多种样式,准备食用和祭祖、供神等。由于馒头蒸的多,放久了变干龟裂,俗称“发笑”。寓意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幸福快乐。

腊月二十九  上坟

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除夕前贴年画、春联  

春节前,人们要购买新年画装饰住房,一是喜庆,再是祛灾。徐州年画多是民间作坊印制的,有历史神话人物、世俗吉祥图案,如和合儿童、雄鸡鲤鱼、仙草瑞兽、天官赐福、九凤朝阳、美人图、送财童子等。年轻妇女则爱把“胖娃娃”类的年画张贴在卧室里。

贴春联多在除夕午后,先从大门贴起,依次在院门、房门张贴。春联右为上,左为下,上有横批。大门外贴“出门见喜”;另有单幅字,写上“福”、“喜”、“寿”等贴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

除夕合家欢

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汇聚一堂,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徐州人年夜饭餐桌上的菜肴,都要有吉利的寓意。一般来说,下列各项是少不了的:鱼、蛋饺、青菜、黄豆芽、菠菜、芹菜、肉圆……当然还有饺子……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还要磕辞岁头

除夕夜半全家人更换新衣敬神,然后分长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迎诸神下界。稍歇,全家人再拜祖宗,家长夫妇端坐在椅上,晚辈们依次叩一个头,之后卑幼者逐一向尊长者叩头,俗称“磕辞岁头”。

大年初一拜新年

春节早晨起来,第一件大事便是拜年。先由家长率全家到祖宗神龛前跪拜,向祖宗拜年,然后全家人向家长,卑幼者向尊长者逐一拜年。

未成年者,拜年时可得到“压岁钱”。

全家人拜完后,即出门向亲友、近邻中的长辈、同辈们拜年。此时熟悉的人在路上见面,也互相揖拜问好,同贺“新年好”、“恭喜发财”。借此化解矛盾,和谐邻里关系。

春节第一顿饭吃素扁食  祈求素净

春节第一顿饭必定吃素扁食,不准吃荤馅,以求得一年素净平安。吃饭前先敬神敬祖。扁食中有包入铜钱的谁吃到了,表示新年发财,事事顺遂。主妇往往在扁食上做记号特意盛给老人及孩子们吃、以娱全家。俗话又说:“初一不动荤,初二肉里蹲”。从初二起,“接闺女带女婿”,可以喝酒吃肉了。

正月初二 走亲戚

大家开始走亲戚,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五  迎财神

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四,最重要的是接财神。把打上来的头一桶井水倒回井里,寓意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然后从东、西、南、北、中,接福、禄、寿、喜、财五路财神。

特别是商家,初四晚上,在院子里摆供置办酒席,迎接财神。初五一早,商人要起大早赶到财神庙烧第一柱香请财神,有的到大路口烧香迎接财神。过了初五,店铺商家才能开始营业。

有些商家供奉“猪头三牲”,有的还会用红丝线把活鲤鱼的头尾绑起,做成元宝形状,供奉过后放生,讨得“鲤鱼跳龙门”的好口彩。

正月十五 赏元宵灯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这天大家吃馄饨,吃元宵。其间,我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去街头看赛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走三桥、讨吉利……其乐无穷。

十五花灯又称为元宵灯,始于汉代。徐州农村多是蒸面灯,边缘捏出花纹,形成兔灯、龙灯、虎灯、牛灯,倒点油,棉线做捻子点亮,让孩子端着,房前屋后照一遍,口里念叨些祝福的话。城里儿童是挑各种花灯,有的地方举行灯会、猜灯谜、舞龙耍狮子,年俗花灯到了高潮。

徐州人过年有啥特点

持续时间长

徐州人的过年气氛开始得早,结束得晚。从腊月初一开始,徐州人家就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息了。而且这种气息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这样算下来,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半月以上。

文化气息浓

徐州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因此年俗文化气息浓。比如菜肴的选择上注重讨口彩、有内在寓意。年俗的文化层次也比较高,集中体现在贴春联、写拜年帖子上,要求对仗工整、内涵丰富。

年俗内容丰

引出许多与过年有关的谚语,如正月十五,把扫帚点燃,扔向夜空,落下了捡起再扔,还唱:“刷帚把子琉璃灯,扔到天上告神灵,一颗秫秫打半升。”来祈求丰收。

吃用讲究多

徐州年夜饭一般不可少的菜有:辣子鸡、烤鸭、糖醋鲤鱼、冰糖肘子、烧羊肉、把子肉、米粉肉、烧杂拌……

尤其是炸麻叶子必不可少

做这道小吃,首先得和面,和面的时候要加上白芝麻,然后擀面皮。手艺好的人家,擀出来的面皮薄而不烂;然后再用刀将面皮切成一片片的菱形下锅油炸,炸好之后的麻叶子口感酥脆、咸淡适中,吃到嘴里是浓浓的年味儿。

这些彭城特产过年可囤货

朱元璋捆猪蹄

沛县狗肉

丰县牛蒡

……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简化过春节,很多过年老习俗年轻的一代知道得很少。在一些老人的观念里,一直到元宵节过完,这样才算过完一个完整的年。

徐州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徐州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