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浓浓老人情班会重阳节主持稿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九九重阳节,浓浓老人情班会重阳节主持稿 1:把道德比作阳光,因为道德就如同阳光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幸福。2: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将展翅搏击长空,我们播撒下尊老的种子,我们收获道德的丰收。 1、2:包三十五中八年一班“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贺森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1:你是唐朝的着名诗人王维,你朗诵的这首诗小学学过,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的时候作的。 2:那年你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赶考。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重阳节,你在长安感到非常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才写下了这首诗。 贺森涛:(男孩显得非常高兴)是的。而且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 1: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2:大家说的都很好。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1: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我知道同学们早就搜集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要与大家分享。下面就先请听听张娜的故事。 2:新中国成立后,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确实,许多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富强出过力流过汗。 1: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了一生,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尊敬,你听,小小新闻发布会已经开始了。 (黄子怡,谢瑞祥上台) 2:看来,大家都在重视老人,关心老人。那重阳节那天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些什么?(找五位同学回答) 1: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并不只是表现在重阳节这一天,更多的应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下面我想考考大家: (1)你知道爷爷奶奶的生日吗? 2:(2)你的爷爷奶奶爱吃什么? 1:(3)你了解爷爷奶奶的起床时间吗? 2:(4)你平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叫五名同学 1:(5)爷爷奶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抢答,每个问题找三个人回答) 2:看来有的同学已经学会了关心爷爷奶奶,有的同学还没有从行动上真正地去关心他们。希望大家能从小事做起,真正地让老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让重阳节永远绽放它的光彩。 1:“孝敬师长”的传统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道中就闪耀着它的光辉。 2:关于重阳节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各地的庆祝方式也各不相同,人们利用这一重阳佳节或家人团聚、或怀念家人、或孝敬老人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重阳的诗篇,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诗词猜谜游戏,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讲述游戏规则) 1:下面请同学们说一下重阳节的习俗。准备习俗的同学请举手。叫5 【赏菊(李琦玮)、登高(赵聪奕)、佩茱萸·簪菊花(霍宇轩)、放纸鹞(康海东)、吃重阳糕(李俊睿)、饮菊酒(王佳睿)】。 2: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你做我猜”。请刚才玩游戏输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讲述游戏规则) 1:九九重阳,寓意深远。它让我们领略了祖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有心人,去关注每一位老人。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最后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尊师守纪 2:在家里,我们要做一名尊老爱幼、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1:在社会,我们要做一名明礼诚信、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2: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新一代的雏鹰,我们的翅膀还很稚嫩,但我们会努力 1:我们会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社会、在学校、在家庭的各个方面去体验,去感受。 2:把一份份的真切体验,转化为一颗颗品德高尚的种子,扎根在我们每一名队员的心中。 1:我们看到,我们想到,我们做到,并会做得更好。 2:包三十五中八年一班“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发言词: 1:(张娜)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2:沭阳重阳节新闻:经典诗文朗诵走进敬老院(黄子怡) 10月23日上午8时,沭阳县沭城镇七雄街道七雄中学学生经典诗文朗诵队来到了该街道敬老院。为敬老院老人们带来以重阳节和“敬老爱老”为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把快乐送到老人身边。 敬老院里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男女对诵《重阳节》、《重阳诗词联诵》、《颂重阳》等等,把珍藏在心中对父母和老人的爱,化作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舞台上同学们用心演出,台下掌声不断,老人们的脸上也流露出欢欣的喜悦。沭阳县七雄中学学生赵尹:今天和同学们来敬老院,我觉得非常开心,我们表演节目和老人一起过一个快乐的重阳节。 敬老院老人葛成高 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节目很好,好在对我们老人的关心关爱,朗诵给我们听听,娱乐娱乐。 该校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让朗诵队孩子们接受尊老、爱老、敬老教育,从小培养“尊敬老人、从我做起”的优良品德。 沭阳重阳节新闻:祝福送给远方的父母(谢瑞祥) 在这个老人节里,很多家庭可以欢聚一堂,开心地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而有很多人,不能回家陪父母度过这个表达孝敬的节日。在沭阳县经济开发区,就有这样一群打工者,他们因为工作无法回家团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敬老节日中,他们也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祝福和愿望。 福建人李叶枫,一直沭阳县美尔多尼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今年31岁的他已经外出打工多年了,他告诉记者,以往逢年过节,自己都不能和父母相见,心中很是惦念。而这两年他在沭阳已经定居,并且一直谋划着,能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今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李叶枫:之前父母在老家福建,后来经过在沭阳一段时间打工,感到沭阳这边还不错,现在就把父母都接到身边。俗话说的好,孝字当头,不把父母接到身边,怎么来尽孝呢。 李叶枫还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的重阳节,他还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实现。 李叶枫:我希望重阳节公司能够放假的话,我要带父母去旅游,然后同时祝父母节日快乐! 童友梅告诉记者,自己也一直在外打工。结婚之前,每年都能回家过节,而自从去年结婚以后,就没办法经常回家了。童友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中饱含泪水,她说,在重阳节这样的一个节日里,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觉得特别歉疚。 童友梅:我爸妈就我一个女儿,今年到现在就回家一次,我很想念我爸爸妈妈。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希望他们能够过好每一天。?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父母见面难成为困扰基层打工群体的一大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近20位打工者中,16位受访者表示,父母从来没有来过自己工作的城市,只有4位受访者称父母来过。 而除了工作忙碌,回乡成本也是不少打工者不敢随便回家的重要原因。但很多接受采访的打工一族也表示,以后愿意为了照顾父母而回老家。 3、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采桑子 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重阳节风俗习惯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 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放纸鹞(要):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饮菊酒: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