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精用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路径(二)
时代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不愿为对方放慢脚步,但团队的力量不(容)忽视。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许多成功的大事都是团队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团队你也许难以成就大事。屠呦呦获奖时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这是我和我的团队共同的成就。他们始终在一起,共同进退!正是因为这种共同进退的团队精神。他们才取得了成功。
“时代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不愿为对方放慢脚步,但团队的力量不(容)忽视。”这是一个典型的前偏后正的转折复句,其重点在后。然而由于它处于过渡段的地位,从前边论述“如果强者放慢步调,配合一下体力不行的人,身体素质较差的就尽力跟上队员的步伐,相互体谅,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努力,那么最终就能做到共同进退” 这一观点,要过渡到正反论证的下一个段落,需要先?反面论述“不能共同进退” 的意思再谈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样的衔接句群就必不可少了:“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虽然很多人也认为团队的力量不可忽视 ,但他们仍然不愿意为了体谅对方而放慢自己的脚步,因而不能共同进退的窘境仍然层出不穷,不绝如缕。它严重的妨碍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某些局部运转不畅,消减了人们本该取得的那份成绩。我们知道,离开了团队,一个人难以成就大事。”这样才能够做到与论述“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许多成功的大事都是团队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团队你也许难以成就大事”的观点无缝对接,语义连贯,语气贯通。
笔者所写的那个句群,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第一个句子的主体是一个因果复句,“然而”一词接续上文,它又包含一个转折复句,整个句群是一个二层复句。其语义重点转到了 “不能共同进退的窘境仍然层出不穷,不绝如缕”的现实呈现上,为承续“它严重的妨碍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某些局部运转不畅,消减了人们本该取得的那份成绩。我们知道,离开了团队,一个人难以成就大事”的重要性,起到了过渡作用, 使整个句群文意贯通,一气呵成。同时,由于这个句群的改写,使得这个段落的安排符合科学性,合理、顺当、熨贴。如果我们切实加强了“段落”的科学训练,那么,就可能助力学生作文的“语言运用”,使之落到实处。
三、教会“阐释”技巧, 说理得心应手
从学生写作的实际来看,他们关于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两种阐释技巧的概念未能建构起来,其训练也没有落实。因而阐释问题时不能做到“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技巧不很娴熟,说理较为空洞。
我们知道,“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是高考语言训练的重点之一, 它主要在现代文阅读时被用到 。笔者以为,其实它完全可以用于写作训练之中,并作为“语言运用”的重点之一来训练。因为它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很有好处,值得莘莘学子熟练掌握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有学者认为,格言与长篇小说可以互为阐释的对象。笔者认为,如果可以把对长篇小说的抽象说成是格言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对格言的阐释就是长篇小说。如金戈铁马、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 《三国演义》,完全可以用*所说的“统一战线”的策略(统一战线内部既团结又斗争)的内涵来概括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魔幻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也可以认为它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经过 ‘九九八十一难 ,方能成正果”这句格言的诠释;“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它所揭示的盛衰无常、色空相依、“好即是了,了即是好”却是明晰确切,具有坚实质感的。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的两种阐释技巧相互为用的例子。
其实,从语言运用的小的方面来看,语句的扩展和被扩展的语句之间,又何尝不是“具体的能抽象,抽象的能具体”这两种阐释技巧相互为用的呢?如,要扩展“冬天和夏天各有各的情趣 。”这句话,要扩展的这个句子就是被扩展的许多句子(冬有冬的琼枝玉叶, 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高度概括。被扩展的句子就像语言的脉络,分两路依序生化开去,有迹可循, 它显示出议论文的“语言方向”,因为接下来的话应该先说冬天有何情趣,再说夏天有何情趣。无论是把它写成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无论是三言两语,还是长篇大论,其议论段落或议论文章的语言方向就应该沿着上面那句话的语言脉络出发,集句成段,集段成篇,铺排开来。“语言方向”就像歌曲的第一句那样,具有确定歌曲调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下面乐句的承续、发展的方向。其实,这些完全符合现代汉语“语义语法”的“总规则”, “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的走向 ”。“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我们大致也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进行的”。这就是“语言方向”的理论依据之所在。
这种从大的方面概括长篇小说的主题或者内容的训练以及从小的方面去训练语句的扩展 ,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语言运用的有效捷径,不妨常常加以练习乃至熟能生巧,胜过仅凭语言感知的语感许多。
四、掌握“结构框架”,把握“语句生成”和语篇生成规律
我们知道,语感虽然是对语言的敏锐感知,但是它毕竟只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语言建构与运用”要求我们学习语言必须要懂得语言的理据。正如*同志说过的那样:“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感觉只能解决现象,理论才能解决本质”。如果我们仅凭语感去学习语言,那么,我们就一定学不好语言。因为对语言的把握一定要有深厚的理据,这样的学习才有“理”可依,才会有收获。
现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学习语言的理据。如对主谓语的把握, 过去受印欧语系语法结构 ”形合法“ 的影响, 讲求的是主谓语的一致性,用这个特点来硬套现当代汉语“意合法”的语法结构,其结果是方枘圆凿,削足适履,牵强附会,尴尬至极。徐通锵教授反思自己研究汉语的历程后认为,现当代汉语应以”字“为本位,以“话题-??说明”为其“结构框架”,以“前管后”和“上管下”为支配字组和字块“意合”的总规则,以“意合法”的形式组句。这一理论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提供了组句理论,也对中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提供了可能。如笔者写作2017年四月调研题的下水作文《“和衷”方能“共济” 互助才会双赢》,其中的一个片段就运用了这种“话题-??说明”为其“结构框架”,以“前管后”和“上管下”为支配“意合”的总规则,以“意合法”的形式组句成篇的。
因为心没有往一处想,劲没有往一处使,因而漫画里的这两个人当然不能勇往直前,直达胜利的彼岸。这一现象从反面说明了,“和衷”方能“共济”,互助才会双赢的哲理。
“和衷共济”,是以“和衷”为前提的。没有和衷(内心的一致),就没有“共济”(共同协助) ;要想“共济”,只有“和衷”:因为只有志向、目标一致,才会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化险为夷,共同奔向胜利的彼岸。试想,被大河阻隔的那两个人,如果他们的志向、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那么,他们是会千方百计地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并且顺利渡河、到达目的地的。俗语说的“众人一条心,其力能断金”就是说的这种情形。
试想,如果被大河阻隔的那两个人,他们有了共同的志向,储备了充足的体力,具备了较高的智力,找到了解决渡河问题所需的交通工具(船和桥或者其他),统一了步调,懂得了‘聪明的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一致的(法国谚语)的道理,付诸实践,那么,他们就会‘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直至胜利的彼岸。”
笔者上文的论述中,“这一现象从反面说明了”这句话,是“语句生成”“结构框架”里的“话题”,下一句“‘和衷方能‘共济,互助才会双赢的哲理”,是其“结构框架”里的“说明”。这个框架比起印欧语系的“主语谓语”的结构框架的用途来得更加广泛,因为它具有“语篇思维”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不仅适用于语句生成,而且也适用于语篇思维(或语篇生成)。掌握了它,写作议论文时,就不会因为担心“谁作主语谁作谓语”而分心,忘记了“谁是叙述对象,谁是对叙述对象要叙述的内容”了,这是由“语篇思维”里的“语言功能框架”(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所决定了的)。笔者下文,以“前管后”和“上管下”为支配“意合”的总规则,接着阐述了“和衷”跟“共济”的辩证关系,以“意合法”的形式组句成篇,这也符合“语篇思维”的语言功能框架的要求,中规中矩。总之,掌握语句“结构框架”,就等于把握了、保障了“语句生成”和语篇生成规律的主动权、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