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方程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教学心得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方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开始进行代数的学习,本部分内容学生难于理解,特别是解方程的教学与学生在前期所学的运算大不相同,学生不易掌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我采用了一系列教学措施,现与大家分享。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在教学解方程之前,要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而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要解方程就是要将一个复杂方程最后变成χ=()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解方程的目的与意义。

二、巧用形象比喻,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对于解方程,学生往往只是按形式套,不明白每一步的真正含义,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知道,我们解方程就是要得到χ=(),所以要把χ之外的都去掉,那如何去呢?我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在解形如χ+9=18类的方程,我先用唱反调的游戏入手,然后问学生,我要得到χ=( )的形式,谁最多余,应该如何去掉?学生发现左边多了+9,想把+9去掉,我说解方程就是和方程唱反调,它加了几,我偏要减几,它乘我就除,它减我就加。在解形如2χ-13=17此类的方程,学生不知道是先加还是先除,我又用脱衣服来作比喻,将χ比作一个人,与它最近的是内衣,其它的是外衣,人在脱衣服时要先脱掉外衣再脱内衣,所以要先加再除。通过一系列形象比喻,学生快速掌握了基本方程的解法。

三、改变教材呈现顺序,突破X在减数、除数的方程

人教版教材在例1安排了解χ+3=9,例2安排了解3χ=18的方程,在例3就安排了解20-χ=9这样的方程,我认为在学生没有形成解基本方程的技能就让其解20-χ=9这样的方程,对学生要求过高,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在教学中改变了教材顺序,先让学生掌握了大量基本方程的解法后,再教学未知数在减数和除数的方程,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四、计算归计算,应用归应用

看似我这句话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将计算与应用有机结合的理念,将计算与应用割裂开来。但在一线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教学上的难点,因为列方程解应用题打破了学生四年来应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常规,学生不易突破惯性思维,并且形式上也大不一样,要解设未知数,要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要解方程,难点众多,如果还要加上解方程的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太高,教学效果差。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将计算与应用割裂开来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了解方程的技能再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降低难度坡度,教学效果良好。

五、一道题的辨析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对12÷2χ=3这个方程的解产生异议,有的老师认为χ=0.5,理由是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还有的老师认为χ=2,是把2χ看作一个整体,为此争论不下。我认为此题的答案应为χ=2,理由有以下两条:1、为什么可以写成2χ,是因为它表示2与χ的积,省略了乘号,把数字摆在字母的前面。2、如果按顺序计算,就无法解释3÷χ=1这个方程,这里的χ=3无可置疑,如果按顺序计算则χ=1/3。

以上是我对解方程部分教学的一点思考,不对之处,还请同行指正。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