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道家人生哲理经典语录二篇
篇一:
一,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庄子.人间世》
坑害别人、坑害社会的人,早晚会受到惩罚,最终害了自己。所以我们做人,不要耍小聪明,抱有侥幸心理,试问老天何曾放过谁?
二,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世间的道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今天是这个道理,明天就可能是别的道理了;世界上也没有永远不对的事情,现在觉得这件事不对,许多年以后可能就又变成对的事情了。这些道理其实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有些事,我们不必太去执着。
三,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老子.二十三章》
我们人类都希望,生活永远美满幸福,但天地都在不停的运转变化,何况天地中的人呢?怎么会永恒不变呢?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四,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列子.天瑞》
天空虽然高大,但也有它的短处,大地虽然身处低位,但也有它的长处;即使圣人,也有他的缺点,就算是普通人,也有他的优点,所以,人要不断的取长补短,才能有所长进。
五,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三十八章》
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不拘一格,并不追求外在的形式,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德行,其实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低下的人,只注意外在的形式,表面看起来都合乎道德规范,其实是不明白道德的精华所在,还不是真正的有德。
六,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真正有理想的人,心中没有自己,不把个人目标看得那么重要,反而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而心中只有自我,把目的看得很重的人,反而更容易遭到失败,最终被社会淘汰。
七,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庄子.齐物论》
凡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天下虽大,但也是由最微小的物质形态组成,就是这个秋毫之末,也可以无限的细分下去;而泰山看上去很大,但和天地比起来,也是非常渺小的。
八,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庄子.天地》
只要掌握了事物的根本规律,不管做什么事都可以通达圆满。大公无私,心怀天下,没有任何个人的索求,就连鬼神都会钦佩尊敬。
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天下人都只要有用的东西的作用,却不知道无用的东西也可以妙用。比如:人们只知道拼命赚钱是有用的,却不知道俭省节约也是大用,如果不懂得量入为出,即使赚再多的钱,最后还是一身外债,穷困潦倒。
十,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就是不做违反自然法则的行为;无不为,就是在自然法则的原则下,可以无所不为。比如学习:不会学习的人,即使点灯夜战,搞题海战术,每天不停的学习,成绩也未必好,但看上去确实有为,是在好好学习;而会学习的人,看上去并不用功,该玩的时候就玩,该上课了就上课,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还耍个小动作什么的,看上去是无为,没有好好学习,但一到考试,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这就是因为掌握了学习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篇二:
1、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
【出处】《仙佛合宗语录?最初还虚第一》。【译文】还虚的功夫,只在对境不起心动念罢了。
2、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出自《慧命经集?正道工夫直论第十一》。【译文】温养道胎时不要特意相助也不要刻意忘记,不要死气沉沉也不要执意关照。
3、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
出自《周易阐真?卷一》。【译文】人心去除就有了道心,道心就是此心非心。
4、名在无极不可名,名在太极则可名。
出自《太上十三经注解》。【译文】名在无极的时候是不可以名状的,名在太极的时候就可以名状了。
5、神住则精凝.精凝则气归,气归则丹结。
出自《玄肤论?元精元气元神论》。【译文】神安定了精就自然凝结了,精凝结了气就自然回归了,气回归丹就结成了。
6、凡人有呼吸,则有生死;无了呼吸,即无生死。
出自《天仙正理直论增注?胎息直论第九》。【译文】普通的人,只要有了呼吸,就有了生死;没有了呼吸就没有了生死。
7、人道顺施,仙道逆取,取药于坎.而造丹于离也。
出自《金丹就正篇?上篇》。【译文】人道是顺着施与,仙道是逆着取回,从坎位取药,在离位造丹。
8、修真之道,全是盗天地虚无之气,窃阴阳造化之权。
出自(参同契>笺注直指中篇》。【译文】修身成真的大道,全都是盗用天地间的虚无之气,窃取阴阳造化的生杀大权。
9、儒家、道家,养气各有不同。养自然之气,可以得生。养浩然之气,则可生、可死。
出自《李涵虚祖师圆娇内篇?第二卷?三车秘旨》。【译文】儒家、道家的养气各有不同。养自然之气,可以获得长生。养浩然之气,既可以长生,也可以赴死。
10、夫易,广矣,大矣。以言其远,则不御,以言其迩,则静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间,则备矣。
出自《易理阐真序》。【译文】周易,广阔而且远大。用它来说远,远的无法驾驭,用来说其近,安静而中正.用来说充满天地之间,就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