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及早制定职业规划避免求职道路过于狭窄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眼下正是毕业求职的旺季,网上申请、赶场跑招聘会、一轮轮的笔试面试让大学生们忙个不停。在网络上,一些毕业生也在找工作的同时,以幽默的方式缓解求职压力。

  “我学经济我悲剧,毕业工作没处去。”“我学历史我脑残,求职路上好心烦。”近来,在一些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主的网站上,类似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西安文理学院数学系大四的学生小杨近来就把自己的网上签名改为了“我学数学我无奈,工作找得很失败”。正在全力备考研究生的他告诉记者,写这样的签名只是想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记者上网发现,对本专业就业渠道狭窄的“戏谑”,是毕业生们调侃的主要内容。数据显示,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小宋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生活的主题就是跑招聘会、笔试、面试,心理上“比较焦虑”。

  同在求职路上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李源则认为,“调侃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他以自己所学的日语专业为例,除了一些外企和大国企的特殊岗位之外,很少有单位专门招收日语专业的学生。

  一份来自国内某知名教育评估机构的“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在2015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67%,医学、工学等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率最高,而比率最低的法学仅为47%。专业不对口成为职场的普遍现象。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春华说,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情况在职场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应当改变观念,不必把眼光过于集中在本专业所对口的岗位上。同时,还在校的大学生应当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尽可能利用大学的资源多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更多岗位的需要。

  此外,张春华也建议用人单位不应当把岗位需求专业设置得太死,有些非本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适当放宽专业限制,给更多大学生机会。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