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发源于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传入中国,简称生涯规划,又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指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职业奋斗目标和生活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进行合理的安排,具有可行性、适应性等特点。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则是针对大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人生目标、步骤,尽其可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第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对自身价值进行准确的定位;第二,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职业和发展目标,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第三,能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在的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四,能使学生在面对社会不断变迁时,更好地去适应变化,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年年扩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000万人之多,在如此快速的人数增长规模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首需解决问题。而就湖南而言,2008年毕业生增加了3万多。然而,2006年湖南高校就业率不足50%,那么在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现如今,湖南省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在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更加重要。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就是其中最常见、最需解决的三点。

  1、大学生缺乏规划意识,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一项针对湖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指出: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认为在大学期间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只占45.35%,而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占了15.1%。以上数据都充分显示:目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准确认识,追求“最佳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会受到个人兴趣爱好、个人素质等主观因素以及社会变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求随时根据各种变化来做出调整。然而,许多学生却一味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妄想一劳永逸,无法根据变化做出灵活调整,导致出现发展目标与现实社会以及自身价值产生较大差距的现象。

  3、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职业方向性

  通常,具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有一定优势,因此,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都会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以及工作机会的限制,大多数学生都从事家教、促销等实践活动,没有将自己所学进行利用,缺乏职业方向性,只注重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追求。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专业教师的指导以外,各专业的辅导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高校辅导员要负责学生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指导工作,因此,与学生平时交流和晤谈的机会和时间比专业指导教师多,对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较了解,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对自身价值进行定位。

  第二,由于高校辅导员通常都在固定的院系工作,对学生所学专业在专业的性质、相对口的职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指导学生更准确的进行职业需求评估,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通常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将伴随学生度过大学时期,因此,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可做到全程指导和个性指导相结合,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各种问题。

  第四,高校辅导员可以从学生的社会实践着手,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性质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方向性。

  三、对于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通常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产生规划意识;第二,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和职业需求评估;第三,确立理想职业和发展目标;第四,制定相应方案;第五,实施方案并反馈调整。高校辅导员可以再这五个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作用给予学生有利指导。

  1、明确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产生规划意识

  产生规划意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端,通常是针对才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因为新生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怎样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感到迷茫,而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则会使学生经历许多本不必经历的挫折。针对这种现象,高校辅导员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就要明确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讲解其必要性,并让学生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去熟悉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让其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产生规划意识。

  2、指导学生进行全面自我评估和职业需求评估

  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进行科学、全面、彻底的解剖,目的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就是对于自我价值观、性格、爱好、能力和气质等方面的了解。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时要更多的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面着手: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等。

  职业需求评估是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了解目前社会的需求信息,换言之,即是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上可以从事何类职业以及该类职业对人才有何要求。在学生进行职业需求评估时,高校辅导员要利用集中教育和平时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性质,向学生讲解目前该专业所对口的职业以及该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指出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

  3、指导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从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我们可以看出,成功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明确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

  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理想职业和发展目标,而此时通常会遇到一个困难,即是在“通才”和“专才”上的选择。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观点也认为做“通才”才是明智的选择,做“专才”无疑是把所有的资本押在一个赌注上。然而,选择做“通才”也有很大风险,因为有些职业仍然需要“专才”,例如软件开发。这时辅导员应根据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学生做选择时给予理性的意见,分析选择做“通才”或“专才”两者之间的利与弊,提醒学生做“通才”是要求对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都必须要熟练掌握,不能一知半解,这样职业机会才能比较多;而做“专才”要求在对其他方面有所涉及的基础上,专攻某一知识领域。

  4、指导学生根据职业生涯目标制定相应方案

  目前,三年制大学生将探索阶段和拼搏阶段都放在了二年级。而辅导员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制定的任务则通常是在适应阶段(一年级)完成。

  首先,在学生制定具体方案时,辅导员一定要提醒学生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到自身的能力,不要妄想一步登天,避免学生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以大学本科为例,通常要求学生英语应达到四级水平,然而由于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同,那么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水平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通常基础差的同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地努力来完成这项目标。

  其次,学生在制定方案时,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抓住最重要的内容。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同时专注于几个方面,非但不能取得好的成效,反而容易得不偿失。此时,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在制定具体方案时要抓住关键的目标,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核心目标,而其他一些目标的制定都是为了这个核心目标的实现。因此,辅导员应指导学生根据其他目标对于达到核心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其自身的能力条件来确定其他目标实现的先后顺序。

  5、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正

  学生在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此时辅导员要给与学生有利指导。

  首先,方案实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要求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因此,在这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无法坚持而放弃。那么,辅导员则要时刻关注学生实施方案的具体情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与鼓励,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其次,方案实施时,有时会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改变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一些学生会认为这是不可变因素,不去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不去寻求解决办法,而是仍然依照已经不合实际的方案来实施。此时,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对于其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进行重新评估,并根据新的评估结果来调整方案,避免学生做更多的无用功。

  再次,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心态。例如,当实际成效与预定目标存在差距时,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当实际达到目标的时间比预计用时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负的心态。这时,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心态及时进行纠正,并培养学生自信、谦虚等积极的心态。

  总之,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复杂而持续的工作,需要辅导员以高度的责任心时刻关注规划过程,指导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