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的新片隐藏权力运行的秘密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中纪委的大片再一次如约而至。1月3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上映。

时间的选择,明显踩着步点:这部3集纪录片播完后,1月6日,就是本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的日子。上一次,中纪委大片《永远在路上》播完,则是“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日子。

无疑,这两部片子是“姊妹篇”。《永远在路上》,讲述十八大以来,党内反腐取得的成果、做过的工作,重点在“全”;《打铁还需自身硬》,镜头则全部聚焦在纪检监察系统,讲述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在“清理门户”方面所做的工作。

共同的特点依然是:诚意、有料。

画面

在今天播出的第一集里,有三个主要人物:魏健、罗凯、朱明国。前两个,是长期在中央纪委任职的司局级干部;落马时身居广东省政协*之位的朱明国,则曾长期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

片子的画面很震撼。

先说魏健。此君曾担任中纪委第五、第二、第四监察室主任,参与过查办薄熙来、戴春宁等重大案件。但画面一转,却从他在办公室被带上警车的镜头开始,隔着铁栏杆,魏健已经抑制不住泪水。那一夜,魏健头发全白。

镜头久久地在从魏健家中抄出的财物上扫过。金佛,玉镯,金条,雕刻过的象牙,成捆的人民币、欧元、美元,以及数不清的银行卡和礼品卡……“金额数以千万计”。

类似的镜头,出现在与朱明国同时被牵连出的原广东省纪委副书记钟世坚家里。此君癖好独特,“上千瓶酒”,“200多斤虫草”,“好多现金成捆,收了就放在那儿,印章还有90年代的”。而朱明国?镜头虽然只从他的豪华别墅一角扫过,但他收受的钱财,则是“1.41亿元,另有9104万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而曾任中纪委第六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罗凯,办案人员说,“金条不是说一根两根,有50克一根的,有100克一根的,累计下来,给他的金条都是以公斤计的”。在他联系的天津,海河边,颇为豪华现眼的“君临天下”大厦,他从开发商手里,以三折的价格,买下了4套房子、2套商铺。

作为曾经的监督执纪人员,能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其中一定隐含着许多腐败的方法,以及权力运行的“逻辑”。

方式

没错,这些方法和逻辑都是涉案人员亲口说出的。

比如用人。朱明国落马,是因为广东化州市原纪委书记陈重光的落马牵出。这个陈重光倒也很坦诚,描述了自己不停跑官买官的过程。

片中陈重光的语速缓慢,但每一句都直指重点。比如,他想搭上朱明国,怎么弄?“打听到他每年清明都会回海南老家扫墓”,于是“每年清明都去看他”,“有时候50万、有时候100万地送”。通过朱,陈如愿以偿地从茂名监察局副局长的任上,调任化州市纪委书记。

朱明国点出了权力的逻辑:“最后都是组织通过、组织决定、集体通过。但是谁先提?用人的提名权是最至关重要的,没人提名,你是进不了那个圈子的。当一把手35年,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一把手开口了,基本上没有人反对。”

这就是用人寻租。

魏健和罗凯,则通晓另外的逻辑:政商的掮客。

比如,“有一个老板,涉及了一个股权纠纷的案件,就找到了魏健。然后魏健就把相关的材料,以他们室里的名义,就转给了所在那个省的纪委,请他们查办并且要结果,实际上是作为人家一项工作,就给人要求部署下去了”。

更多的时候,他们习惯于给地方官员打招呼,让其在“提职晋升、安排工作、司法审判、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予帮助和便利。

比如商人宋志远,因为想在四川上马项目,寻求政府帮助,就找到了魏健。魏健呢?拿起红机给李春城打了个电话,请他关照。两三天之后,项目所在地的县委书记打电话给宋志远,言语颇带责怪:“老宋,你这个项目我们不是在支持吗?你怎么找到北京去了?中纪委给省领导打电话说我们不支持。好了,我们会全力支持的。”

而罗凯的方式,则有点类似于上一季中出镜的周本顺,喜欢“组饭局”:“把别人请来,目的就是显示我们俩之间关系好,知道咱们的关系,他对你是不是会照顾?肯定会照顾的。至于怎么照顾?照顾什么?那就不是我的事儿了。”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按说,工程、土地、司法这些,并不是纪委直接管辖的范围。那么,地方官员为什么要给这个面子帮这个忙?办案人员的一个问题就很在点儿上:“魏健他是室主任,是一个厅局级干部。他所打招呼的对象是一个省部级干部(李春城),他为什么要听你一个厅局级干部?”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