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精选范文
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1】
《马向阳下乡记》没有现代生活中黏黏腻腻的儿女情长,有的只是农村人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朴实生活,有的只是一个人为了农村人朴实的生活所做的点点滴滴,却在点点滴滴的朴实中渗透着责任,渗透着奉献,诠释了一个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担当。
喜欢这部电视剧是因为它是农村生活题材,能唤醒同样是农村出来的我内心深处最熟悉的记忆,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更是因为剧中的男主角和我们一样,是当代社会中流砥柱的年轻人,但是他的身上却有太多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年轻人去学习和借鉴。
他具有一种有始有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向阳由市商务局下派到农村当第一书记,一个从小在都市长大,和农村生活没有交集的年轻人,一下子从霓虹闪烁、激情四射现代化的大都市到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有太多的不适应。他有过不解,有过无奈却没有抱怨。他有过到彷徨,有过无所适从、束手无策却没有退缩。因为误会被领导批评,被揪回市里,他本可以顺水推舟,离开那个他不熟悉的农村,离开那个本不属于他的农村生活,可是他选择了回去。一种莫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督促他回去,督促他坚持完成他的使命。他义无反顾的行为让我深彻感悟,任何事情难能可贵的是坚持、是有始有终,做任何事情只要开了头就要付诸行动坚持到最后,这是一种责任、亦是一种担当,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不退缩,终究会有看到希望的那一天。
他具有为人处世的谦逊、大度和随和。对于任何一个人的百般刁难、阻拦和不解,马向阳都不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他以“敞开心扉”的情感去感化,他以“一笑泯恩仇”的方式去化解,用他的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社会是个集体,是人与人交流、人与人相处的集体,生活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今天,有太多因为利益和小事而产生的过节和不悦,它牵绊我们、阻碍我们,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硌脚的小砂砾,不是谁离了谁不能活,而是和谐了路才走的更顺畅。我们应该学习马向阳这种以德报怨的心态,人心换人心,天长日久,这些过节和不悦便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攻自破。投桃报李、以德报怨,在我们收获人心的同时,这些牵绊也是我们成长和升华个人素质修养的磨砺。
他具有临危不惧、方寸不乱的大将风范。每每遇到困难和麻烦,马向阳从不向困难低头,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总会有办法的”。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愈演愈烈,对于年青一代的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挑战和困难面前,考量的是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敏锐力和应对能力,更是在困难面前还能泰然处之,临危不惧的心里素质。困难首先打破的是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慌乱和焦躁在困难面前无济于事,只有沉着冷静才是应对的根本,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具有春风化雨、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马向阳可以为那些他不沾亲不带故的村民奉献他的一切,这是何其的伟大。尽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里,每个人若太过于个人化,太过于自私化,万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基准,便会失去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便会把自己置于孤立的地位。电视剧里有句话说的好“我没有让大槐树村记住我的事迹,但是我想有”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怀有一颗能为社会做点什么,能让人们记住点什么的心,哪怕是从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这个社会也会因为你、我、他所做的众多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变得更加的和谐更加的美好。
他有善于发现商机、能给村民带来财富的洞察力;他有在权势面前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的勇气;他还有太多的闪光点……他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整个电视剧看下来,感受颇多,有太多触动心灵、打动我们的地方。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模仿,刻意去让自己成为一个特别卓越、特别伟大的人,但是生活中可以慢慢的去思考、去改变,认真的做好自己,让自己源源不断的散发着正能量,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2】
本剧讲述的是一个略微懒散的基层公务员到大槐树村任一年的第一书记期间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和感人的事。嬉笑怒骂中透出来的满满的正能量,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和诙谐幽默的语言更让人欲罢不能。
马向阳是市商务局的一个科长,他是我们公务员队伍中普通一员,也是现在很多年轻公务员的一个缩影。他被组织安排到大槐树村出任一年的第一书记。下乡之前市委书记给他提出了3个题:1.要健全和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建设;2.带领村民致富;3.要推动农村工作的民主化管理。这3个问题同样也摆在了我们广大领导干部面前,怎么解决这3个问题,就是在直接考验年轻公务员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水平。
就像剧中所展现出来的,现在很多农村面临各种问题:“九九六一三八村”,留守人员中老人妇女和小孩占绝大部分比例;“空心村”,存在大量闲置土地和宅集地;村子内部斗争严重;村委会没有长期发展规划等。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发展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但是农业依然是第一产业,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发展水平。“三农”问题是历届领导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搬开这块大石头不是一天两天的活儿,而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事业。可现在很多年轻干部身处高楼机关,对着文件吹嘘“假大空”,把农业的国策、政策和方针可以说得像模像样,但是真正触及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却是素手无策,就像马向阳一样,在市委书记面前问农民:两垄地是多大?年收入50万?这个情节虽然好气又好笑,但我相信电视机前不少年轻干部也回答不出来吧。
曾经毛*鼓励知识青年下乡接受再教育,如今社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年轻干部积极下乡已不是这个基调,而是为广大农民带去科技春风,是去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是去完成*赋予的任务,同时向农民学习传统农业知识,了解本地村务和民生情况。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既有利于领导干部和农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提升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只有深入农村得出的结果才能形成适合本地发展的长远规划,坐在办公室编文字是永远做不到的。
说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得不提剧中会计梁守业的一句话:村上现在的情况是,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现在很多农村都是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发展模式,土地集中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但是不少农民对土地留守抱有陈旧观念,这种看天吃饭的思想看似可笑,可确实真真存在,要做通农民的思想工作就是第一大难题。在剧中大槐树村的村民们前一年因土地流转被承包户所骗,极力反对再次流转,群众和村领导干部之间的信任度岌岌可危,新去的第一书记马向阳应该拿出怎样的态度来处理好干群关系?其次,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在基层农村,很多地区农民一年难得听到一次农业讲座,甚至几年几十年都见不到农科专家的影子。虽然现在每个村都配有卫星远程教育设备,但是利用率极低,上面检查使用情况都是临时填写收看记录应付检查;部分乡镇在村上搞项目试点,不以土质、地形和水利情况为基础,哪个村和领导关系好就去哪;基层人才待遇得不到提高,人才流失严重。现代化的科技型农业在农村之所以推进缓慢,一部分是受客观条件的局限,还有很大部分是我们部分年轻干部没有把工作落到实处,没有把心思花在带领农村人民致富上。就像最初的马向阳一样,抱着只是下派一年,随便做出点成绩交差的心思的年轻干部恐怕不在少数,这样“来一趟打一枪”式的培养村官是否可行?
网上有一些评论说这部剧剧情夸张,胡编乱造,农村根本没有这么多事。可实际上现在很多农村就是这样,发这些评论的网友可有真正深入农村过?电视剧还在继续热播中,随着剧情的发展,更多农村问题将会一一呈现,我们年轻的干部在观剧的同时是否会有触动,会有反思?
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3】
走出小山村40多年了,已经不知村中那口老井、村外那棵老树、村里那盘老磨还都在也不在?近年来电视台也播放了一些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赵本山的《刘老根》和《乡村爱情》。前者还有看点,吸引了众多观众;后者吵吵闹闹,爱来爱去,反过来调过去就那几个人瞎折腾耍活宝,而且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我头脑中的农村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究竟*是个什么样?《马向阳下乡记》这部电视剧给出了答案,丰衣足食,环境优美,村民和谐,事业发展,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河,人还是那些人,如今的面貌大变样。《马》剧情节再现了农村这个伟大变革的一个侧面,讲述了一个精彩纷呈耐人寻味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丰满鲜活各有特点的农民。他们是二叔、老祖奶、李云芳、二乔媳妇、梁会计夫妇、毛蛋、秋香、花小宝、老乔叔、明义叔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叔”这个好胜自私、老于世故的宗族家长形象。让我想起农村中叫“官姐夫”的一类人,他们能说会道,交际广,人缘好,红白喜事大事小情拉不下。还有心直口快、乐善好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阿庆嫂式人物。其实,在农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际关系这件事从来都妙不可言。剧中马向阳工作阻力主要来自习惯性的小农意识,但农村中的宗族势力与家长意识仍不可小觑,剧情虽有涉及,却并未深究。
马向阳这个人表面看有点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爱好爬山钓鱼是一个“驴友”。然而他的阳光热情、乐善好施、刚柔并济、执着坚毅的另一面才是本质,也更值得称道。剧中主角马向阳的扮演者吴秀波,是一颗冉冉升起影坛新星,他主演的另一部电视剧《赵氏孤儿》,震撼人心,好评如潮,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极深印象。
以农村为题材的电视剧之所以好看,主要有这么两点,一是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田园风光,如诗如画;二是民风淳朴,人物鲜活,家长里短,尽可入戏。这是一个现实版本的城里干部下乡帮助建设新农村的故事,能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足以说明具有现实意义和正能量。城市干部下乡,背后有单位做经济支撑,踏踏实实地办实事,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大槐树村修路的20万便是市商务局(马向阳所在单位)出资,当然解决矛盾、具体操作,还是他这个第一书记的事。这个过程中引出的一些矛盾,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剧情的需要与看点。至于农村的另外一些热点问题,如土地流转、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进城务工、乡村旅游,以及科技下乡、规模种植等等,皆有涉及,或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或是深入浅出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