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汇总篇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1)
南京是一座古老悠久的城市,沉淀绚烂的历史文化是这所城市的名片,然而南京也是一个苦难的城市,经历了历史上的三次大浩劫,明成祖朱棣烧掉了他父亲朱元璋耗费毕生精力修建的南京故宫,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攻陷南京后放火烧光了整个城市。然而,最为惨烈的一次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清晨,我从锦江之星缓缓走出来,眺目远望,南京水门西大街上车辆行人如织,时而驶过的洒水车将街道清洗的一尘不染,天空中万里无云,阳光明媚,然而眼前美好祥和的景象却丝毫构不起我的兴趣。来南京出差第三天了,只有今天,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我要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曾几何时,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仅是来源于电视、电影和历史课本,那一段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历史,象一把利剑深深刺痛我的心,30万亡灵的冤魂,魂牵梦绕在脑海里。今天,踏上南京这方土地,信步其中,用心体验这座城市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可能是周日的缘故吧,前来参观纪念馆的人特别的多,长长的队伍排出去足足有两百米长,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神情凝重的中年人,有结队而来的学生,还有被父母或牵手或抱在怀里稚气未脱的孩童,但每个人的表情是一样的,严肃、庄重……
大屠杀纪念馆建设在当年日军在南京城的28处集体屠杀点之一的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外观设计如一把利刀深深的刺入黄土之下,也寓意这是一座用日本侵略者屠刀建起来的建筑。这把屠刀刺入我们每个国人的心里,时刻警示我们不要忘却那段民族的屈辱与苦难史。这把屠刀同样也刺入每个日本人的心里,一把彰显禽兽民族的屠刀。纪念馆的外观基调设计以干挂灰白色大理石为主,萧杀肃穆,气势恢宏,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经过,环境建设上突出渲染了大屠杀的主题氛围。
进门之前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的8座铜质塑像和解说文字逐步将我们带入那段痛苦屈辱的岁月:丧夫失子,惨遭强暴,手托亡子,仰天悲叹的母亲;屈膝爬行,求生本能的老人;手扶亡妻,躬身前行的青年;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孩子;肩背包裹、怀抱婴儿的老妇;身背亡父、艰难前行的少年;体无完肤,痛苦万状的老人;衣衫凌乱、目光呆滞的少女;吮吸已死去母亲乳头的婴儿……8座铜像,都是以真实的人物历史还原雕塑而成的。跃入眼帘的景象,使我的心在滴血,久久矗立在那儿,我的血液在沸腾,大脑一片眩晕。
进入馆区后,正对着进口巨大的黑色墙体上是用不同国家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文字,通过正门宽阔的小广场,是兀然驻立的残缺纪念碑,挣扎扭曲的一颗青铜头颅和一条胳膊半陷在鹅卵石中,纪念馆正面石壁上醒目的写着,“1937.12.13-1938.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千年古城化作一片焦土,百姓成为待宰的羔羊,财物被洗劫一空,先后罹难的军民达30多万。
进入馆内,正墙上是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南京大屠杀简介,其中“日本集体屠杀28起,屠杀人数15万人,零散屠杀858案,死亡人数达15万之多”中的四个数字,刺的我的眼睛生疼,不敢再继续看下去。门厅南墙上,同样是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在墙上的一句话:“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当您步入这座纪念馆,就走进了真实重现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课堂,走进了和平教育的场所。”我无法知道,日本人看到这行大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假若他们还有一丝一毫的良知,就应该反省一下日本曾经给中国带来多少的灾难,而不是直到现在还在为侵华战争狡辩,拒不认罪的畜生行为。
沿着一段古城墙残址,穿过沉暗深邃的地道,大屏幕、残墙、掩体渐渐的将我带入了那一段历史。当年日军无法在祖先修建的明城墙中华门正门攻入,就在中华门两侧用炸药各炸毁了一段城墙而攻入城内(因此说日军当年是从狗洞子里钻进南京城的)。讲解员说那些防御、掩体以及残墙都是真实的历史文物,纪念馆建成后被专程运进馆来,其中一处遗址重达14吨。穿过地道,进入外厅,空荡的外厅黑漆漆的,喻意日本人进入南京城后,整个城市一片黑暗,气氛压抑的让人窒息。惟一让人感受到的,就是玻璃罩的地面下透出来的点点灯光。讲解员说展厅玻璃地面下方雕刻的是一幅南京的地图,有灯光的地方就是当年日军集体屠杀的28处遗址所在地。两边的墙体上,密密麻麻刻满了一万个遇难者的名子,满墙的名字仅是30万亡灵中的一小部分,有太多太多殉难者面目全非,身份难识,尸骨与名字被埋没在尘土之中而无从考证。
从外厅进入主展馆,灯光敞亮起来,我的心多少也挥去了一丝的狞霾。展馆分成多个展区,依次从不同角度、时间、空间和主题上全方位的向游人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过程。我看到的第一个展区是详细的介绍了南京保卫战敌我双方的参战部队序列、双方将领,讲述了当年决定南京保卫战及外围战争的经过。笔者对抗战时期历史有一定研究,感觉纪念馆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展示、还原了当时南京保卫战的真实情况。
当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南京军事委员会对南京设防与不设防还未做出决定。李宗仁曾提出“南京不可固守”,日军可以三面包围,而我军背靠长江无退路,何应钦、白崇禧等绝大多数将领同意这一看法,主张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因为根据1907年的《海牙公约》规定,交战双方对不设防城市、村庄等不能轰击。唐生智则主张:“南京系我国首都,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国父孙总理陵寝所在,如果放弃,何以对国父在天之灵?因此,南京非守不可。”唐生智主动请缨,蒋介石接受了唐生智的建议,于11月20日任命其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蒋介石把一切可调得动的兵力都调去防守南京,包括当时他的最精锐镝系部队教导总队,然而当时的情况是部队屯兵江北,南京周围几无军队可调,南京守军名义上是20个军,实际是从上海淞沪战场上败退下来的残部5万人,加上新兵3万,不足8万人,说白了就是残破杂牌军。而日军是由6个师团,1个旅团,2个独立野战重炮旅团及44个联队共30万人组成,装备的大炮高射炮700门。速射炮、步兵炮、迫击炮和掷弹筒2000门以及300辆坦克、装甲车。
客观公正的去评说这段历史,中国军队在南京保卫战中的抵抗是激烈的,表现也是英勇的,我们不能将战争的失败归咎于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因为从双方力量对比上,就知道这是一场力量悬殊、注定失败的防战。南京之战,8万残兵杂牌军与30万装备精良的日军激战10天,战死达40%,受伤无数,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当年百万德军据守的柏林也不过仅仅守了1个星期。论战斗意志,二战中欧洲战场那些被对手合围的部队没有几个可以打到死亡40%还不投降和崩溃的,至于后来无序混乱的撤退,应该由蒋介石、唐生智和部分提前逃跑的将领负责。希望我们的后代能记住这些名字:萧山令、朱赤、高致嵩、易安华、罗策群、姚中英、司徒非、李兰池、刘国用、蓝运东、万全策、雷震、谢承瑞、华品章、韩宪元、黄纪福、蔡如柏,这是在南京防战中为国捐躯的17位国军高级将领。
试想,假如当年南京不设防,会不会避免南京屠城呢?以笔者观点,这是不可能的。国际公约适用于人类,而日军非人类,是没有人性的畜牲,人类的公约不适用于畜牲。战前,在朝香宫鸠先王这个王八蛋下的命令中就已经知道,日军要屠光所有人。一是他们在淞沪会战中吃尽了苦头,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打破了日本大本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想;二是在国民政府的首都用大屠杀的方式彻底摧垮中国人的意志,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因此说,即使当年南京不设防,大屠杀也是避免不了的。再评说一下唐生智,这位桂系军阀出身的国军将领,力主南京防战,虽然他有私心,但也不能否认掺杂着他的爱国之心,否则大可不必在那种环境下去淌那道浑水,但他应该为后来无序混乱的撤退而负责。战后他背负骂名,再也没有被起用,回到乡下老家闲居,直到解放战争时领兵起义。
在那个展区,展示的一件黄马褂,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当年一只参加南京大屠杀日本兵穿过的,衣服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名子,虽然过去了77年,但很多名子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日本人参军出征中国前,所在家乡的村民会在他穿的衣服上写满自己的名子,以祈福他们能早日凯旋归来。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庶民对侵略、占领中国是多么的狂热。我想到了另两个画面:一个是一位日本妇人,拿着一个苹果,对七岁的儿子说:“想吃吗,想吃就去当兵,打回中国去。”一个是一位教师对台下的女学生说:“我们的士兵在前方为天皇而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要给他们身体上的安慰与生理上的需要。”台下的女学生狂热地呼喊,争着报名去当军妓。我们总是说要把日本人民与侵略者分开,但通过纪念馆的黄马褂、日本妇人对后代的教育还有日本女学生的狂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就是一个侵略成性、禽兽不如的国家,把他的欢乐、欲望建立在其它国家、民族苦难之上。从1874年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入侵台湾到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给中国带来了70年的苦难与噩梦。从二战结束至今又一个70年过去了,与德国人的真诚相比,至今日本拒不认罪,百般狡辩,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行为,值得我们反思,也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警惕。
接下来的展区,是日军占领南京后展开的屠城行为,一幅幅血淋淋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侵华日军的兽性,杀人、强奸、放火、抢劫,无恶不作。我的精神被一幅幅的图片所摧残,握着相机的手不停地颤抖,因此这一展区我未能留下几张照片。身旁是一群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女学生,在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下,她们早已泣不成声。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以及资料的详细记载,当年日军进入南京后发生2万多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少妇或者老人,无人幸免。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日军放火焚烧了建筑物,大火持续几天几夜,无数属于全人类的古建筑以及文化遗产、财产化为灰烬。繁华的六朝古都,变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可见,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展区的一角,几台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几位幸存者对南京大屠杀亲身的经历与控诉,以幸存者夏淑琴老人的讲述,还原了当年夏家祖孙9口人中7人被日军杀害的场景。她的姐姐和母亲死在土炕上,裤带松开、衣衫破乱、袒胸露腹,显然被日军强奸后又被杀害。时年8岁的她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与4岁的妹妹幸免于难。夏家的悲惨经历被当时南京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约翰?马吉用摄影机记录下来,著名的《拉贝日记》中也有关于夏家遭遇的记载,她也是拉贝在日记中提到名字的一个幸存者。
展区的一面墙上,是当年在日军集体屠杀点幸免遇难幸存者的证词,证词用中、英、日三国文字撰写,连同本人的照片一起悬放在那里,南京屠城,铁证如山。展区的正中心,在一处发掘出来的日杀屠杀、掩埋尸首的地方,累累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一垄黄土吸尽了鲜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冤屈。
接着走下去,另一个展区讲述的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建立及存在的经过。1937年11月22日,日军攻破南京防线前夕,留驻南京的外国人成立了名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私人机构。安全区又称难民区,位于南京市北部,占地约3.86平方公里,四面以马路为界:东面以中山路为界,从新街口至山西路(南京)交叉路口;北面从山西路交叉路口向西至西康路;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驻华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金陵中学、鼓楼医院等教会机构在其中,界内分设25处难民收容所,最多时共收容难民近25万人。
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下这些名子:约翰?拉贝、魏特琳、约翰?马吉、斯迈思、芒罗?福尔、希尔兹、汉森、舒尔兹、麦凯、皮克林、史波林、贝兹、莫尔斯、利恩、特里默、里格斯、费齐、洛威、克勒格尔、特维内姆、威尔逊、贝茨以及其他没有留下姓名但在南京大屠杀中无私帮助过中国人的外国友人。如今,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所创建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事迹,都被镌刻在纪念馆里,将永远得到中华民族的纪念。
纪念馆里放有约翰?拉贝、约翰?马吉先生和魏特琳女士的铜像,以缅怀他们对身陷囹囫、艰难无助南京平民的无私帮助。约翰?拉贝利用其特殊身份(德国当年是日本的盟国)担任南京安全区*,在极端恶劣、艰难的条件下救助了数十万的中国难民,使数万妇女免于被日军蹂躏。拉贝先生写下的六本日记,真实地纪录了日军的暴行,后来拉贝先生在远东军事法庭还亲自出庭作证,指正日军当年的暴行。约翰?马吉先生当时的身份是南京国际红十字会*,他用一架16毫米摄像机冒着生命危险在大屠杀期间拍摄了4盘记录日军暴行的录像带,也是世上惟一记录大屠杀真实动态历史的录像带,其历史价值无限。后来,约翰?马吉先生的儿子大卫?马吉访问中国时,将那架摄像机和原版录像带无偿捐赠给纪念馆。魏特琳女士的身份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这位美国友人,被称为血城“菩萨”,她先后四次拒绝美国使馆要求其撤离南京的请求,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帮助中国人,魏特琳女士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专门收容妇女和儿童,因此也是日本兵重点窥探目标。在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的日子中,魏特琳是南京妇女眼中的守护神,是她撑起血海中的生命孤岛。她守住学校门口,阻止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兵进入校园,她大声训斥,与他们搏斗,保护了无数中国妇女免遭蹂躏。她写下了长达60万字的《魏特琳日记》,她的日记成为真实、准确、完整揭露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由于长期劳累和过度的精神压力,她患了严重的忧郁症,后来经劝回国治疗。1941年5月14日,她选择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打开厨房的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看罢她的事迹简介,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向她的钢像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接下来的展区,是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宣判。“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的这句话被镌刻在纪念馆的墙壁上,但我感觉梅法官的这句话说的太轻,这笔血债就应该记在日本人民的头上,是他们整个民族,上至天皇下至庶民狂热地发动了这场战争,把苦难强加在了中国人民身上。《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书》被陈列在那里,针对南京大屠杀,里面写到:“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日本兵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希望我们的后代也记下这些名子:柳川平助、松井石根、在朝香宫鸠先王、谷寿夫、田中军吉、吉住良辅、秋山义允、田中静壹、末松茂治、矶田三郎、秋山充三郎、奥保夫、井敏明、野田毅,是这些畜生指挥了南京大屠杀,其中后两位实施了臭名昭著的杀人比赛。除了在朝香宫鸠先王这个王八蛋以外,其它的都受到了历史的惩罚,有的在其它战场被盟军或者中国军队打死,有的被列为战犯处以绞刑或者枪毙。
也希望我们的后代记住日军中这几支番号的军队:第6、9、16、18、114师团,第3、5、13师团各一部,是这些部队实施了南京大屠杀,手段残忍、丧心病狂。恶有恶报,第6师团主力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被美军歼灭,第16师团被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在莱特岛全歼,第13师团被国军薛岳将军围歼,第18师团在缅甸战场上被孙立人将军指挥的新编第一军38师全歼,第114师团长沼田德重中将在1939年7月在对鲁西地区的扫荡中,被八路军第115师鲁西军区送进了鬼门关。
走过审判展区,是一面挂满人物照片的墙,这些都是纪念馆采集到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也是那段历史的活见证者。墙上1000多幅照片的主人,目前仅有200余人还活于世上。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都将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照片将永远被悬挂在这里,这儿将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因为这儿长眠着他们的亲人、同事或者朋友,他们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那段历史,属于纪念馆。展墙上还有一尊东方女人的铜像,铜像的主人叫张纯如,祖籍南京,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是这位美丽的美籍华裔女人,写出了《南京暴行》这部书,震惊了西方世界,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也是她,发现了尘封半个世纪的魏特琳日记,给我们复活了魏特琳这位伟大的女性。因为写《南京暴行》,她接触的全是残忍和血腥的历史事实,加上艰苦的采访和写作,最终导致她患上抑郁症,以致精神崩溃,2004年,她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只有36年的年轻生命。
照片墙的右侧,镌刻在墙上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跃入我的眼帘。那是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总理引用《战国策?赵策一》中“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的一句话,希望中日两国应该牢牢记住教训,不要重踏历史旧辙。然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日本真的做到了吗?紧靠着这面墙的侧面,是几排电视屏幕,滚动播放着中外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其中约翰?马吉先生拍摄的日军暴行的录像带是这里播放的唯一关于大屠杀真实的动态历史,黑白的画面上,日军杀人、强奸、放火,无恶不作,令人窒息。
展馆里最后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展区叫12秒水滴,顾名思义是每隔12秒有一滴水滴下,就会有一盏大屠杀里死去同胞的遗像灯被点,喻意从日军攻陷南京城后的6个星期里,每隔12秒就会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
从纪念馆里出来,强烈的太阳光刺的我的眼睛生疼,无耐我闭上眼睛,想依靠在墙边静一会儿,然而纪念馆里那血淋淋的一幕幕却在脑海里不停地出现,使我窒息,无耐我又强行睁开眼睛,忍受着太阳光的刺射。眺目远望,六朝金粉的古都,如果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我感觉空气中仿佛充满了血腥味,我又记起纪念碑文上的话:“其时阍国弱,无力御辱”,也记起拉贝日记中的那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落后就要挨打,愚昧就要挨打。一个民族若以“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作为人生信仰,没有国家的概念,自私自利,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能真正的以史为鉴,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为中国梦而奋斗。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2)
早上,我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坐上了前往南京的汽车,因为我们今天将要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1937年的12月,对于整个中华名族来说都是一个绝不可以被遗忘的日子,从这一天,侵华日军开始了对南京城的大规模屠杀,不管老幼病残一概屠杀,强奸,抢劫,杀光,烧光在南京城到处都是,鲜血染红了长江,尸体遍布了南京大小街道,悲惨的景象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人民。抗日战争的呼声高涨,中华民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反对大和民族的战争之中,国共合作,建立了全民族统一战线,并最终赢得了这场正义的战争。
车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馆前停了下来,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正在排队进入馆内,下车后就感觉到一种深沉,悲壮的气氛。人们也不断地在拍照。进入馆内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遇难者同胞300000”被刻在了一个很长的竖起的石碑上,此时的我心情格外的沉重。在参观时,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实也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日本人非人的暴行真的是令人悲愤至极,参观过程中气氛很严肃,大家基本上都在认真的看着,没有什么人在嘻嘻哈哈的说笑,看着每一张来之不易的照片,真的想了好长时间,南京大屠杀,日本人杀了我们34万同胞,他们根本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见人就杀,见妇女就强奸,拿人都活靶子练习,简直是禽兽。
走进万人坑处,一处处尸骸依然留在那里,上面留下的不仅仅是日本人的暴行,更多的是中国人的反思,那时的中国太弱小了,无法抵抗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但是我们最终还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始终不屈不饶,绝不向帝国主义低头,这是中华民族的血统。沿着万人坑观看,场面真的惨不忍睹,痛恨也罢,反正这个仇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记住了,炎黄子孙是不会忘记这段悲惨的历史的。
在纪念馆的出口处,一台钢琴正在弹奏着和平之歌,音乐之声宛转悠扬,在广场上一个很高很大的雕塑,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孩子高举着和平鸽,四周溪水环绕,象征着中国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
但是现在的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歪曲历史,篡改教科书,伤害两国建立起来的友谊,我们要坚决反对这些人的行为,历史不可以被磨灭,中国人是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的。在纪念馆的正中央大厅内书写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的,我们一定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中国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点。国家实力显著提高,经济不断增长,军事也在积极推进现代化,我们要做的就是绝不和日本人妥协,历史是不可以妥协的,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加强力的行动和措施来抵抗右翼分子的行为,以至把它上升到国家高度,同时积极的为幸存的同胞伸张正义,保障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在有身之年能够得到关心和安慰。
离开大屠杀纪念馆,心中还是不断地响起一滴一滴的水声,每隔十二秒钟滴一下水,因为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日本人平均每十二秒钟就杀死一个中国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3)
那天,南京上空弥漫着树木散发出的繁盛到及至的味道,老天爷像在发泄积攒多年的心头冤屈,造就了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可是这也难能阻挡游客的脚步,我随团队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雕像:一位被日军强暴过的中国母亲怀里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她的目光中含有绝望悲伤还有仇恨,我久久的矗立在那儿,我想呐喊,也想呼救,但我努力挣扎着用缄默传达自己的感怀。
进到馆内,我被一幅幅真实的画面感动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铁证摆在了我的面前,通过导游的口述以及资料的详细报道,我才知道日军进入南京后发生2万多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少妇或者老人,都无法逃脱。好多妇女被强奸后又遭到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同时,日军还把房屋焚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而且持续几天几夜,最终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房屋、机关、学校、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正如《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日军到处游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于是,被害者的尸体随处可见。“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繁华的六朝古都,转眼变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可见,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在这期间,我还目睹了万人坑,那一具具白色的骷髅杂乱无章的堆在那片废墟上,瞬间阴风飕飕,耳边响起一种异样的声音,仿佛那些遇难者的灵魂在向人们哭诉自己的冤屈,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而我的泪也越来越多,顺着我的脸颊如倾盆大雨直泻,可我依然旁若无人般挪动着沉重的步伐走着看着,走到一块墓碑前,只见上面写着遇难者的名字,密密麻麻的刻在一块高六米左右长十米左右的石碑上,我触摸着他们,心中默默为那死去的30万同胞哀悼。我还走到更震撼人心的一个滴水装置旁边,导游介绍说每隔十二秒滴一次水,而在这期间就会有一个遇难者死去,旁边同时出现了一张白色的照片。作为一个游客,每听到一次“叮咚”的时候,我的心就会隐隐的痛,为了那些遇难者?还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说不清道不明,似乎两者兼有。
更打动人心的是有几位幸存者,讲述着他们经受的那段血泪史,78岁的夏淑琴老人,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她的外祖父、外祖母、母亲、大姐、二姐、小妹都被日本兵杀害,自己也身中3刀,后被送到安全区内避难,才死里逃生,借用她的讲述,馆内还设置了真实的场景:她的姐姐和母亲都死了,她们的裤带松开着,袒胸露腹,明显被日军强奸过,最后又被杀害;尤其是站在缸沿上的那位年仅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她才刚刚学会识字,刚刚懂得生活,却被敌人无情的杀害。还有一位白发苍苍但面容娇好的老太太,说她曾经被日军轮奸过,而且每次都是三四个,可见日军禽兽不如,完全失去了人性。还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刚把乳头给了孩子,就遭到敌人的枪杀,头立刻倒向了一边。看着这些画面,听着导游生动地讲述,我情不自禁地号啕大哭,朋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劝我不要伤心,可我一发不可收拾,我的哭声很高很高,以至于招引了好多游客的眼光,可是我也看到了他们脸上的泪珠,那是一种自发的,不需要组织的眼泪,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悲哀还有同情的泪。我忽然感觉到那些死去的人就是我的亲戚是我的朋友,我对日军恨之如骨,如果他们站在我的面前,我一定会剥皮他们的皮,割他们的肉,同样是人,他们为什么没有人性,没有人情?然而冷静之后,才发现恨是无济于事的,面对历史,我们无可奈何,我们只能让历史的悲剧不要重演,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不断的扪心自问。
从纪念馆走出来,我的心久久的不能平静,仿佛心被刺刀深深的刺了一下!这是一段中华儿女屈辱的历史,30多万同胞的血好象就在我的面前淌着……孩子们因为失去父母那痛苦绝望的眼神!被日本兵伦奸导致精神崩溃的女孩子那失神的目光!被日本军刀一劈两半的脑袋,还有成千上万被烧焦的尸体,无数个没有身体的头颅……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长时间的陷入悲哀激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以前只在历史课堂上听老师讲过或读几本书简单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境况,那种感伤很小,或者说生活在这个衣食无忧的和平年代,我们张口吃饭伸手穿衣,似乎没有多少痛苦而言,当我亲临南京大屠杀现场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次旅行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严格的说是对我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不断的提醒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把幸福留给了我们,而他们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间。
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犹太裔作家伊利.威塞尔警告人们:“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但我们要分清历史责任,将日本现在的政府与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政府区分。而今天的日本政府必须正视那场侵略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理解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并与军国主义划清界限,维护中日友好。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不是为了记住仇恨,更不是为了报仇雪恨。仇恨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只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美国总统华盛顿说,“一个民族若长期崇拜或仇恨另一个民族而无法自拔,这个民族就是奴隶之邦。”
正确理解和对待今天的日本对我们民族的现在和未来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通过明治维新迅速从贫穷落后中崛起、二战后在一片废墟上又迅速发展起来的世界强国。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着先进的国家管理体制、成熟的社会机制、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日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是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国民生产总值却是中国的四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三十多倍的日本。我们要牢牢记住它给我们的伤害,时时警惕它对我们扩张的野心,但同时我们应该客观分析并学习日本的优点和长处,发展自己。这才是我们正确看待日本的眼光和心态。一位研究日本问题的西方学者曾说过:日本人会比大多数人都更快地向不可抗拒的力量卑躬屈膝,并与在道德上占有优势者合作。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对青少年的叮嘱。既体现了受害者的善良,也让人们感悟到一个普通中国人理性而又高尚的历史态度??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不是为了宣传仇恨,而是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