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企业高峰论坛发言稿范文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高峰论坛发言稿一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参加中国经济复苏的契机20XX企业高峰论坛为主题的会议,并代表宁波永茂电器厂做简单的陈述,谢谢.

站在09年末,我们可以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和展望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太多外来因素的制约和阻力,金融危机的大环境背景,营运成本的上升和利润被压缩,以及银根紧缩等等种种不利因素.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如何在不利的环境下取得进步和发展,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所承载的风险,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途径,这是我们应该理清思路,亟待商议和解决的问题.

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营运风险上升,使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甚至有破产的可能性,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企业做承载的风险成倍增加,财务,基本营运,决策等的等等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

1.订单压力凸显:外需下降,内需不足,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的压力,同时客户对于供货价格和付款周期更加敏感。在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应该怎么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我们

普遍思考的问题。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尤其是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订单压力可能还会伴随企业长期存在。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企业承担巨大的库存风险,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原材料价格的反复波动对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表现在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往往会变成企业高成本库存,而持续高成本库存会急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甚至成为企业倒闭的导火索。

3.资金紧张:销售不畅,融资渠道堵塞,库存增大,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4.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企业面临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和成本上升双重压力,且高端人材缺乏

5.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不足、节能环保责任加重:产品创新、全球性环保意识的增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节能、环保也是双刃剑,企业必将在短期内加大产品研发、环保成本费用支出,继而影响到短期经营业绩.

6.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经济调整期中国企业风险控制意识不够、能力不足、体系不全的问题日趋严峻。

面对上述的诸多问题,我们是否就没有机会了,是否还能继续发展和增长下去的问题,我想是包括我在内在座诸位共同关心的问题.

我想借此契机,集思广益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在这里,也想就我们企业面对当前诸多问题时的一点思路和想法与大家交换意见.

1、从外销到内销:在外需减少的情况下,以外销为主的企业正在开拓国内市场,向内销外销市场并举的方式转型。利润率相对较低,过度依赖单一产业链会使经营风险加大。因而创建品牌、创新渠道、整合市场、做好内销、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是出路之一.

2、从代工到自主品牌:通过建立自主品牌,掌握市场主动权,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从低端到高端:为了提高产品利润率和增强产业话语权,企业可以从低附加值产品与服务向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的方向入手。产品服务升级首先是提升产品服务利润率,同时也是开拓新市场机会的重要途径.而产业链升级则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更是中国企业突破危机、长远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

4.从制造到服务:企业开始迈出单纯的制造环节,为客户提供制造加服务的整合解决方案。先进同质化使得竞争风险加大。在电器制造业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其利润率已经薄如刀刃。从制造向服务转型,通过整合制造和服务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是中国制造企业突破竞争红海的重要选择。

5、整合产业链资源: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的相关资源,开拓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

6、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精细化管理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我们提信息化已经很多年,但对于企业来说从来没像2009年这么迫切,企业期望通过信息化,把企业经营变得更加细致、管控更加精确。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国际成功的大型企业沃尔玛在精细管理方面是非常注意的。他们强调零售即是细节,例如沃尔玛在了解到冬季人们着装较多的特点后,把每家店的室内温度从20摄氏度降到16摄氏度,这样在让顾客感觉更舒适的同时,还使得单店的经营成本下降了几十万人民币。因此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变革,使企业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最后想引用*总理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加重要。”现在已经年末了,春天即将来临,虽然我们很多企业也许还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是经过一年的努力之后,相信在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的企业能够用一份漂亮的成绩说话、来回报国家回报世人!最后期待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在风险中锻炼抗击打能力,并进而取得进步和发展,祝愿本次企业高峰论坛取得完满成功,谢谢。

高峰论坛发言稿二

各位同事:

新三板市场制度构建最核心的特点是包容、高效。包容是由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所决定的,新三板是什么样的市场呢?到底是场内市场还是场外市场?首先需要明确,场内还是场外这个概念是一个历史的物理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个概念已经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资本市场多元化,而资本市场多元化的构建则根源于实体经济的多元化,根源于企业成长阶段、类型、规模、业态特点的多元化以及投资者的多元化,每一个市场的存在都有他服务和定位的群体,针对特殊的群体去构建制度和机制,以便更好的提供服务和控制风险。

所以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服务创新创业的成长型、中小型企业,这是新三板市场的使命,所以必须以中小企业的特点来构建制度,但是从制度空间来说,新三板和沪深证券交易所在法律性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国务院依据证券法批设的全国性证券市场。首先,它是证券市场不是权益市场,交易的产品是标准化的;第二,它是全国性市场,不是区域性市场;第三,它是公开市场不是私募市场,交易和发行是面对不特定对象,尽管每次发行新增股东不超过30名股东,但是发行方式上没有限制,比如在已有的发行案例中,既有投融资方进行面谈的、也有通过现场网络路演来实现的,各种方式都有。

新三板挂牌公司是公众公司,以往的概念认识是以股东人数200人为限,股东人数200人以上的为公众公司,这个概念只对了一半,因为股东人数200人以上只是事实上的公众公司,因为公众性讲的是外部性,挂牌公司无论股东的多少,由于是面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发行和交易,具有外部性,所以是公众公司,纳入公众公司监管的范畴。

以上介绍了新三板市场的基本定位,根源于这样的定位,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制度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

1、准入管理

准入管理主要是门槛的高低,门槛是一个行政许可概念,目前三板的管理体制是,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司的挂牌发行由证监会来批,股东人数不到200人的由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司来批,具体的准入门槛包括5个基本条件:1)依法设立存续满两年的股份有限公司;2)业务明确(不要求主营业务突出,可以是非单一主业,但是商业模式要说的清楚),可持续经营(必须有持续的现金流);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经营合规;4)股东权属清晰,发行和交易没有违规情况;5)要有一个主办券商,因为市场施行的是主办券商制。

以上5条,其实是一个负面清单,如果不符合5条基本条件,是不能挂牌的,目前已经把5条要求进行了细化,制定了一个操作指引,挂在股转系统网上,这5条条件是挂牌新三板的底线。

但是门槛这么低,是不是什么样的企业都能挂牌呢?没有门槛是不是意味着没有标准呢?这里要明确,新三板的判断标准在于市场,由于施行的是主办券商制,要求主办券商以销售为目开展业务、选择企业,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的进行持续的服务和督导,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中介机构,如果券商选择的企业不是投资人喜欢的,主办券商即使推荐了这家公司,那么这家企业将来在发行、交易、并购时,都要找主办券商进行服务,如果选择的企业不是投资人喜欢的,很有可能将来需要融资的时候找不到投资人,做市交易持续履行报价时,交易量很少,所以选择哪家企业推荐挂牌跟证券公司的利益和风险控制密切相关,从这一点来看,现在选择下来的企业质量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年报刚出来,所有的已披露年报的挂牌公司共2320家左右,平均净利增幅24%,这个数据包含了已挂牌中14%的亏损公司,所以用市场的眼光选择出来的企业总体来说质量还是不错的,因此新三板没有过高的条件要求,很好的提高了三板的包容度。

2、审查

审查是不做取舍的,只就信息披露的文件有要求,不因为公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来决定公司是否能够挂牌,因为审查中提出的问题都是通过披露方式来解决,不因企业存在问题而取舍,同时施行高度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电子化处理、网络化沟通,申请文件被受理的同时即披露,审查后的反馈意见、企业回复意见全程披露,最大限度的降低信息不对称,让全市场都知道在审什么,关注点在哪里。

3、交易

多元化的交易系统,协议交易和做市商交易结合,目前(或将来)的交易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协议交易:1)1对1协议交易;2)单项报价、点击成交。

做市商交易:2家以上做市商做市(传统竞争型做市商)。

竞价交易:尚未上线

为什么有3种方式,因为三板市场的企业股权分散度严重差异化,最高的4000多股东、最少的仅2个股东,平均股东人数55个,因此针对各种股权分散度的差异、流动性需求的差异,制定了差异化的交易方式。

4、融资并购

融资并购是资本市场一项很重要的业务,目前新三板市场的管理理念是完全依市场,凡是由公司或市场自主决定的事情都由企业和市场自主决定(如因为什么需要融资、融资多少、怎么定价等),管理机构只做披露和备案,融资并购只需要让投资人知道,只要让监管机构知道即可。

5、提供很好的流动性基础

在股份锁定方面,只遵循公司法,只关注公司控制权的稳定,其他的股东持有的股份都没有流动性限制,这就为PE/VC早期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便利条件。

最后,每个市场都有他的特点和一套制度,需要与别的市场进行比较,对于上市这个事情,企业家首先要先搞明白为什么要上市,上市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前面几个问题,就不可能很好的利用好这个平台,到目前为止很多挂牌公司还没进行过交易,这就会影响市场的效率,也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二、大家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

1、新三板市场比较年轻,交易定价问题

现在这个市场还是有些问题的,比如年轻,现在主要是制度红利,内在价值的挖掘还不够,事实上,这个市场的制度红利空间还很大,因为目前只是搭建起一个基本的制度框架,下一步深化的制度空间很大,首先需要深化的就是交易机制,交易机制的核心是提供一个定价环境和流动性管理,定价环境方面,目前协议定价有问题,因为它不是公开市场交易机制,是私下谈的,有可能会扰乱市场定价的形成,由于新三板的价格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交易是买卖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可能有很多是价位因素,如战略投资者、业务合作伙伴等,总之,这个价格形成机制比较简单;第二,做市股份的取得,也是以协议为基础,也存在跟协议交易一样的问题;第三,发行的定价有很多影响因素,所以作为公开市场的定价,要做到机会的公开、共平,至少要公开的披露,因为新三板市场是一个高度包容的市场,情况复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以后还要适时的完善和调整。

2、转板机制

之前在做专访时说过,从各层次资本市场、多元市场格局的建设来说,各市场都有自己的定位,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各个市场平台之间是具有有机联系的,体现在:1)不能因为在一个平台市场上市,影响了在另外一个平台的上市,不能形成障碍,这个问题目前已经解决了(如即使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也不形成将来IPO的障碍);【回应市场的流言,即新三板挂牌本身不会构成未来IPO的实质障碍】2)具备了沪深交易所的上市条件,可以直接向沪深提交上市交易申请,这是国务院决定的,政策是明确的,但是目前正在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但是要澄清一个概念“转板不是跳板”(之前有人认为,IPO需要排队,但是通过转板可以不用排队,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转板的上市程序和条件是和IPO一样的),此外还需要澄清另外一个概念,市场定位方面,股转系统不是沪深交易所的预备系统,虽然有转板的路径,可以做出选择,但是并不意味着,将来想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一定要先挂新三板再转板,也就是说转板机制要建立,但新三板的挂牌不以上沪深交易所为目的,上沪深交易所不以挂新三板为前提。

3、投资者适当性标准:现在投资者适当性门槛标准较高,会不会影响市场的发展?今后有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新三板的投资者账户才10万多,交易的本质是把合适的商品卖给投资人,投融资对接的本质就是风险匹配,新三板市场是高度包容的市场,企业差异化很大。目前,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公司有七八百家,也有表现差的,处于亏损或者还没开始盈利的状态,如医药研发企业,互联网企业等,但是这些企业未来是否有成长空间,这就需要投资者有专业的眼光进行识别,在新三板市场上实行比较高的投资者适当性门槛,有利于提高市场包容度,增强市场制度和机制创新的空间。此外,不具备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开通的三板的理财产品间接参与投资,因为,个人投资者的信息收集能力、投资能力、风险判断能力都是有限的,个体投资人很难做专业判断和风险组合,但是通过机构发行的产品参与三板投资,可以把众多的资金组合在一起,形成规模的同时,有专业的队伍收集信息、判断信息、专业的投资能力,通过机构入市有利于把三板市场培育成良性市场,具体今后对投资者适当性标准有没有调整的可能性,还是要看市场需求,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为什么在春节后,新三板市场短期内有很高的增长(3月18号推出新三板市场指数,基期为12月31号,基点为1000点),最近一阶段,新三板市场指数最高达到2400点,3个月的时间指数涨了140%,为什么会这样呢?很重要一条是因为市场供求结构失衡,2395家挂牌公司,可流通股只有380亿,在可流通股中,挂牌公司股权又比较集中,真正实际进入流通的股份有限。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产品供给不够,而不是投资者不够,如果再降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会加剧这种矛盾,将来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的发展,我们再来考虑和评判这个问题。

4、投资者比较关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竞价交易什么时候上?

股转系统公司的观点是市场的流动性首先不是由制度决定的,而是流动性需求决定的,是流动性需求决定制度供给,制度供给打开流动空间,而流动性需求是由股权分散度决定的,所以沪深交易所上市时必须发行25%的社会公众股,而新三板挂牌时没有发行新股只是存量股份上市,股权高度集中,平均每家企业的股东人数只有55个。

所以,什么叫流动性需求,就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股票发行、做市商交易,股权分散化了,并且达到一定股权分散度的公司有一定规模,能够形成一个板块了,到那个时候条件才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制度没有障碍,技术准备也在做,但是坦率的说现阶段条件不具备。

5、发行方面的问题

现在由于二级市场定价和流动性功能的改善,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的对接,新三板的发行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新三板发行的产品选择还不够,现在只有普通股股权。接下来,我们马上会推出债券和优先股,为各种需求的企业提供融资工具的选择空间。随着市场的发展,指数的推出,今年还会推进产品的创新,着眼于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组合工具,会推动市场进行产品创新。

6、市场分层

今年将推出分层机制。首先,什么叫分层?全国股转市场是个高度包容的市场,这种包容的另一面有两个问题,一是监管难度,企业很多很快,类型庞杂;二是投资人的信息收集成本高。作为海量的市场,投资人进来一看,怎么挑选企业眼花缭乱。所以,市场分层的本质就是风险的分类管理,实现方式是制度的差异化安排。我们对市场的分层正在做研究,看从哪些角度考虑?是从差异化服务的角度还是从风险分层的角度?差异化的制度怎么安排?这些问题我们正抓紧研究。从国际上看没有成熟的模式,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分层路径。这件事情今年也会做,因为市场规模扩展的很快。

7、主办券商

证监会去年发布了118号文,马上将允许基金公司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PE、VC等非证券类机构承担主板券商的职能,包括推荐和做市。不仅会加大参与市场的资金量,人才量,还会带来很多新的理念,这也是对证券公司下一步业务发展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是机会,可能会通过磨合锻炼出更加成熟的投资运营队伍。这是下一步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市场的长治久安,要有严格的监管机制,虽然我们的市场施行高度包容的制度体系,但我们只包容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包容违法违规,因为对任何违法违规的包容和容忍,都是对其他参与者的不公平,市场就会丧失信心,所以最近启动了一个专项整治行动,也包括股权系统的一些案例,但绝不意味的是打压或者任何倾向性的市场导向,而是严格执法,我经常讲一句话“带闸的车才能跑得快”,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风险,才能为市场谋得持久的发展,所以作为市场参与人尤其是挂牌公司既然进了这个市场,一定要熟悉这个市场以及市场规则,如果触犯规则、触犯法律,就要接受规则的处理,借这个机会也是对市场参与人有这样一个忠告,你来我们热烈欢迎,全心服务,但是如果你违规,我们依章处理,这样市场才能有一个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环境,今年到明年,市场的改革发展任务很重,还要依赖于各位的参与和包容,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市场和共同的事业,谢谢大家!

2024年高峰论坛发言稿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