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读书笔记(二)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育,这时教师和学校就要在“身份认同”上下功夫,多给他们正面的角色影响,优秀的学生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对他们细微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变化给予鼓励和鞭策,让他们重新生成健康的角色期待,渐渐地改变存在的不良习惯,教师也从中获得正面的体验,在教学相长中提高正能量,体现育人价值。
  
  书中理查德怀斯曼列举了大量实例,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具有安全感,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和行为模式得到彻底改变。
  
  作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是为培养*者和接班人服务的,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服务的,任重道远,把我们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传递给社会,学生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我们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5)《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后感 雷小玲
  
  最近阅读了《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作者是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威特克尔。本书作者总结其多年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考察众多优秀教师与“问题”教师的课堂,归纳了50个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法。
  
  轻轻翻开封叶,扉页上写着: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吗?想让学生的表现更加优异吗?想让学生学得更好吗?想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吗?或者想使课堂活动更有效率,氛围更加活跃吗?想更好地激励学生吗?……这不正是我踏上工作岗位时立志的工作信念和我的人生追求吗?
  
  我最喜欢的是本书的这段话:优秀的教师是积极热情的,他们能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知道自己具有强大的力量,足以触碰学生的心灵并影响他们的未来。他们懂得通过关心、认可、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每天都有更好的表现。
  
  一、关于学生观
  
  “学生是孩子,都会有孩子的天性。他们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决断,他们不会做那些成年人认为最好的事情,他们喜欢不时地和教师周旋,激怒他们。很多时候,他们都不能自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需要我们的原因。” 本书这样写道。这朴素的几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多少次我们为孩子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懊恼,疑惑,失去耐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我们忘了:孩子就是孩子!因此,别让学生难堪,这不仅不利于课堂,还会伤害师生关系。学生不仅会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还会对该门学科失去兴趣。赞扬学生的良好表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良好表现。所以,要少批评,多点鼓励。皮格马利翁效应里提到过,不管你的学生如何,但在你的心里认为他们都是最棒的、最好的,加上你投入自己的爱和心,不久以后你会发现,所有学生都变了,变成了你心里所希望的那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进行鼓励表扬。
  
  二、关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大多是从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角度出发的。教师通过关心、认可、鼓励学生,改善学生的行为,进而改善学生课堂表现。例如:教师应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请相信学生,用你的热情感染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当着别人的面夸奖学生等。都是在强调与学生的相处。只有先把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的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这本书也强调了积极的情绪在课堂中的作用:如让课堂充满欢笑;做一个乐观的教师;微笑吧等。同时,在心态上,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学生的榜样。尽管学生每天都会出现各种状况,但是只有先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每天快乐地面对学生,快乐地工作,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周围的同事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把自己的悲伤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别人,往往这样强大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善后,他们的成绩与各方面的能力才会相应提高。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教育学生的方法与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只有教育理念的改变才能带来我们教育行为的改变。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有自己的梦想。都有强项和不足,以及他所具备和缺乏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做他们人生的引路人。我总是觉得“做一名教师”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往大处讲,我会影响他们一生的“生命成长”。所以,时常想到自己身上承担的重量,我会努力做到最好!
  
  (6)《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 徐诗姗
  
  最近利用一些时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老师从教26年,为更加民主德中国培养现代公民,是他的理想;做一个有激情爱思考德教育者,是他的追求;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真诚的朋友,是他的荣耀。所以他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这本《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讲演录,书中李镇西老师主要阐述了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生命与使命同行;如何教出好孩子?;情感思想智慧;等七个方面的观点。这些观点和看法使我收到了新的教育,给了我新的启迪和智慧,使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就如何做一名更好的老师又多了一个指路灯。
  
  爱学生很多老师都能做到,他们的爱也都是真诚的爱。但李镇西老师认为“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使是真诚的爱心,也可能有两个导向,或导向民主或导向专制。”只有民主的爱才是对学生有利的爱。因为“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当然与此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特别重要,因为尊重是双向的。”他认为民主教育有八个特征。其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是第三个特征??追求自由。当然这儿的自由不是说一味的在实际教学中放纵学生的纪律。过去的一年和这个学期,我都有执教一年级的任务。众所周知,一年级的孩子对纪律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上课随意讲话,坐姿懒散,有的甚至还会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开始我很头痛,一方面想着不能让他们因为老师的批评指责而减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考虑不能因为过分体现民主自由而导致他们无法在英语课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之后的工作中,就这个问题我请教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给自己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应该放下架子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想一想如果我是这些孩子,我喜欢怎样的课堂,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知识我更能接受;如果我做了错事,老师用什么话语教导我,我会更受用。在进行了这样的思考后,我会在上课一开始和孩子们说明,这节英语课我们会做怎样的活动玩哪些游戏,但这样的前提是大家都要保持好的纪律性,并对上一节课表现好的孩子们做出表扬,也会对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进行鼓励。久而久之,我的课堂不再吵吵囔囔,孩子们在需要认真听讲的时候认真学习,在需要热情参与积极发言的时候大胆作答,我觉得这样的环境就是师生之间相互的尊重,也是老师给予学生的民主自由,这儿的自由更多的是指一种精神自由,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一个空间、环境、氛围。因此,教育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或是一种强制的规则,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理解和尊重,都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
  
  在这本书的七个内容里面,李镇西老师也多次提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方法。这些内容总结起来离不开??情感思想和智慧。(读后感 www.gkzzy.com)当然,我想这几个词不仅是对于班主任,也是对于全体教师的法宝。情感是指教师对职业、对孩子的爱。思想是指一位老师的思想要有一定的高度,要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度俯瞰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智慧,所谓的教育智慧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机智,一个是个性。李老师教育我们,教育的智慧要从科研当中来,要带着一种研究的目光对待我们的教学工作。要多和有个性的同学谈心,要从工作中积累教育智慧。
  
  李镇西老师的这些观点和做法对于我来说是新颖的、独到的,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法,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会在工作中总结、反思、积累,争取做一个有情感、有思想、有智慧的更好的老师。
  
  (7)《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读后感胡智慧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到了高段,当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管我们怎么说,怎么问,他们就是在我们面前就是守口如瓶,一言不发。原因我想多是因为我们平时或当时处理问题时的不恰当得表达让他们失去了信任和倾诉的兴趣。
  
  阅读这个章节后,我感到,其实大人小孩都是一样的,我们都会有情绪,有时生气,有时愤怒,有时难过,有时失望… 试想一下,当我们自己处于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希望的难道是别人跟我们讲大道理和建议吗?… 当我难过或委屈的时候,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别人跟我将道理,提建议。我希望的只是倾听,理解。当我倾诉了一些糟糕的事情,并从别人那里得到理解,我会感到很安慰,心情也就好多了,这时的我也许就已经可以客观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其实,孩子也是这样的。所以,在我们面对孩子有情绪时,我们要明白:
  
  1. 当孩子有情绪时,孩子需要的是我们可以跟他产生共情,而不是跟他讲道理和建议。
  
  2. 不要担心我们说出他们的感受会让他们更难过,其实相反,这会让他们感到很安慰。
  
  3. 暂时忽略他们在情绪激烈时的激烈措词,也不要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品德发展,想想我们自己,生气的时候谁说话好听?(但是,可以在事情过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情绪处理方式。)
  
  4. 比语言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和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和他们产生共情呢?
  
  1. 全神贯注的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 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以关心的态度和这些简单的语言回应,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理解,能帮助孩子在叙述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方法)
  
  3. 说出他们的感受:“对你来说,你一定很失望。”“听起来你有些讨厌这些作业。”…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盒巧克力。”“我真希望你的篮球能像姚明一样厉害。”…
  
  我们难过的是,虽然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但是还是很难说能产生共情的语言。那时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所以,我们得先改变我们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练习,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在重蹈我们的覆辙。我们也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8)《班主任要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读后感 包桃桃
  
  读了陈钱林的班主任要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一书之后,我感受颇深。主要从下面几点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触。
  
  陈老师从五点展开,教育班主任如何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
  
  其一,基于儿童的幸福感。班主任若多些童心,就特别容易受孩子欢迎。在玩耍中,孩子们可以品尝到游戏的幸福,也自然与班主任更亲近。每隔一段时间,班级里总会出现一些新奇的游戏,刚开始,我禁止孩子们玩,可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还是玩的不亦乐乎。后来,我改变了策略,让在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而且必须是作业做完以后才能玩。通过协商,孩子们既可以玩的开心,也不会耽误学习。
  
  其二,关注学生的学习个性。
  
  就像陈老师说的,班主任首先要不断提高课堂的感染力,一位课上得不好的老师,一般不太可能成为优秀班主任。要让课堂有魅力,靠的是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文精神的积淀。
  
  关注学生的学习个性,了解孩子们的特点,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关注学习的个性,也就是我们教学的契合点,抓住这一点,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远远比我们压迫着学习要有效果。
  
  其三,尊重与要求相结合
  
  尊重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可是又有几个班主任做到了呢?我们在教学教育过程中,难免出现“霸道”,让学生一定要听我们的话,很多时候我我们也缺少聆听,忘记了孩子们的声音。班主任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凡事多与孩子们商量。在一个被班主任高度控制的班级中,看似纪律很好,但往往以形成孩子的奴性为代价。特别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关注孩子能力、气质、家庭背景、学习方式的不同点,引导孩子形成不同的个性;在出台班规时,要充分考虑有谁会做不到,应该如何应对,避免伤害个性学生,又避免让自己下不了台。
  
  如何对孩子提要求?关于这个问题,陈老师认为要在细节上引导,并持之以恒。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班主任要有核心价值观,并一以贯之,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通过教育细节的引导达成教育目标。
  
  其四,多一点哲学思维。
  
  班主任常常要组织教育活动,就像陈钱林老师说的,如果我们在活动中加入“好与坏”、“得与失”、“强者与弱者”等的辩证思维,要思考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弊端?对哪些人有好处对哪些人有弊端?得到什么又将失去什么?特别要思考,谁会是弱者?要对哪些孩子表达特别的关爱?做到以上这些,相信孩子们会成长的更加优秀。
  
  其五,以人格魅力影响孩子。
  
  有人说,家长就像一面镜子,找出孩子的品格。其实,教师也是学生的镜子,孩子们在看老师时,无形当中也学到了很多。教师的人格和精神面貌,将对孩子精神成长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奇地位不可取代。当前,学生知识面广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的形象受到挑战,教师更应该挑战自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正如李希贵校长说:“作为老师,一定要在某个方面有一个高度,以这种高度来影响学生。” 我想,班主任应该追求人格的高度,以此来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班主任不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更要借助教育细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祖国的花朵才会更加健康。
  
  (9)《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赵 琼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最近,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书中有众多家长对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孩子们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过来人的不少感触和遗憾;有教师内心深处的一些体验;还有许多专家理性深入的点评分析。同时又令人信服地为我们指出了本书所宣扬的核心理念??“赏识”。那一个个令人感叹不已的故事无不启迪着我:学生就像那稚嫩的花朵,时时需要教师细心地呵护、辛勤地浇灌;赏识你的学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是师爱艺术的最高体现。
  
  《开火车》中的班主任是一位睿智且对学生格外用心的老师。学生在班里丢了钱,是最让老师感到棘手的事情,而这位老师做得非常精彩。她虽然也痛恨孩子的行为,但她同时想到,对于小学生,偷窃别人钱物属于一种过错行为,启发引导得当,能成为学生改正过错行为的转折点。于是,这位老师就用开火车的方法,让偷钱的孩子不露痕迹地悄悄把钱拿出来。事后,又对其单独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为彻底改正错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位老师在面对学生的过错时并没有过激的语言和行动,巧妙地采用游戏方法给犯错的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同时也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是微风细雨,效果却不输于疾风暴雨,心里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师的教学智慧。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孩子年龄小,缺乏是非观念和自控能力,孩子正在成长,哪个孩子会不犯错误呢?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到,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孩子。我特别赞同书中多次提到的:宽容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这一切都要根植于爱,有了爱,我们对学生就会怀有一种母亲般的情怀。
  
  《老师无法拒绝美》中,熊老师正在朗读学生的作文,突然被告之是抄袭之作,可熊老师却说:“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老师也无法拒绝美。所以让我们一起用心欣赏。在此之前,我们要感谢这位同学,谢谢他给我们推荐了一篇这么美的文章。我也相信总有一天,这位同学也会写出同样美的文章来。我想他不会令我失望的。” 老师的一席话使这个“抄袭者”颇受震撼,在老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使他下定决心要把书读好。诸如此类的小事也经常在我的身边发生过,看到文中的这位老师如此独到巧妙的处理方法,想到自己有时简单草率的做法,我真是由衷地佩服他。
  
  《难忘的八个字》中讲述了一个天生兔唇且左耳失聪的女儿非常自卑,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她的父母没有人会喜欢她。一天,做耳语测试,她为了掩饰左耳失聪的情况而假装捂住左耳等待着老师的话……结果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她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她受伤的、幼小的心灵,也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那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老师说的是??“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这些了不起的老师能够在处理琐碎小事中无不体现着大智慧,这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真爱,所以他们遇到问题自然能够处理得当。书的前言中摘录了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话:“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我想:教师的工作之所以伟大高尚,就体现在这一点。
  
  当然,要真正做到“赏识你的学生”很难。我们必须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教师要“把过去的单向的传授变成师生平等对话、合力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老师能够得到学生最广泛的支持和帮助,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学生能够乐学不疲……” 。另外,教师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教师要进行教育心理学和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案例学习和研究。正如书中提到的“他必须具有敏感的、能够读懂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灵,应理解他人内心情感的心理基社会意义,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主题性和道德直觉。”
  
  (10)《点击陶行知》读后感 雷大慧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