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个人学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心得体会
【2017个人学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心得体会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迈向行动的过程中,民心相通发挥的功能日益加强。而民心相通,语言交流是基础。通过语言,可以增进文化上的相互了解、认知和理解,进而为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夯实社会基础。
从古至今,商路的通畅离不开话语沟通的顺畅。经济全球化时代,语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今天,汉语正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催化剂,联通沿线民众心灵的文化桥梁,学习汉语正在成为沿线国家一股热潮。据统计,沿线国家中目前已有51国建立134所孔子学院和1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46万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近8000场,受众270万人。未来几年内,孔子学院将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覆盖。未来,孔子学院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还将进一步贴近外国公众,深入细致地进行情感沟通,积极传播中国的企业文化、法治文化、家庭文化等,并为所在国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提升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汉语之花,正在“一带一路”上绚丽绽放。
加强民心相通,不仅需要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还要通过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塑造对中国的认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形象。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除了向沿线国家推广汉语外,学习并掌握沿线国家的语言,特别是非通用外国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建设虽然可以用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通用语与沿线国家民众进行沟通,但是使用当地的母语更容易与当地民众交心。民心相通往往是以社会公众为主要对象,以传播和交流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它的目的在于争取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有人曾说,“若你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交谈,你的话能进入他的大脑,若你用他自己的语言和他交谈,你的话能进入他的心灵”。“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极大。在与这些国家互动时,中国需要提前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介入,多用当地语言有效发声,使各国理解“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内涵,减少对中国的误解与误读,促进民心相通。这就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对象国语言的作用,特别是要把外语政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重视,加大外语人才,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外语人才的培养,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习惯,从而不断扩大中国国际交流的参与面,为更好地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增强国家软实力提供更大的支持和保障。
语言的魅力和功能是巨大的,在达意的同时还可以传情,在通事的同时还可以通心。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语言大有作为。它搭建起一座民心相通的桥梁,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心灵与情感紧密联结起来。通过语言,他们彼此间能够真正做到心灵沟通,进而不断增进感情,提升互信水平,夯实人文基础,在交融往来中不断促进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从而让丝路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2017个人学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心得体会二】
最近,一个词儿火了,那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这么火,不学学怎么行?
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演讲,一时间,演讲中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谈语。
神曲《Let’sgoBeltand Road》的传唱,经典《茉莉花》世界友人的合唱,展示了一带一路的大气恢弘,一带一路的高瞻远瞩。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共同体,也是合作的联合体,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思路精神也为我们在党建工作中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党建工作需要互学互鉴。
在各层的党建工作落实中,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强化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意识,增强比、学、赶、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能坐井观天眼光闭塞,不能灰心丧气得过且过,要多向先进学习,多到别的单位学习参观,才能将他人的经验融汇到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党建工作需要融合融通。
党建工作不是单纯的做做报表,管管党员,而是在各项工作中融合不同的因素与实际。有人说党建工作简单,但实则繁琐。上级组织的各项会议精神,组织精神都需要工作者去学习弄懂,并将组织精神贯彻落实下去,这不是单纯的传递,而是深刻的传达并给予落实,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三、党建工作需要创新创优。
党建工作也不是一味的做好台帐,而是要结合实际进行品牌创新,总结出自己的优势进行宣传,功在平时,重在细节。要想百姓所未想,做群众之想做,把工作做出成效,做出成绩。有创新才能需要创优,不能有点夸奖就沾沾自喜,满瓶不动半瓶摇,这在组织工作中是要不得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下去。
用的一段话??中国古语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阿拉伯谚语说,“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欧洲也有句话:“伟业非一日之功”。“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而中国的基层党建工作亦需要“一带一路”的努力。
【2017个人学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心得体会三】
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之下,如何认识和处理全球化问题,关系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福祉和发展。中国倡导和推进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践行经济全球化的切实行动,以此坚定地促进经济全球化。今年1月,*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必然的价值和时代意义。在当今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抬头的大背景下,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中国是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坚定推动者和执行者
在当今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中国提出了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和应对之道:“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3月28日,*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出现瓶颈,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面临挑战,甚至遭受阻碍与破坏。中国站在世界经济的战略制高点上,认识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不可逆转,任何降低和妨碍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行为都会给世界经济造成伤害。
笔者认为,毫无疑问,中国是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坚定推动者和执行者。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一带一路”:构建整体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不仅提出和倡导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思想,还切实采取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为,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完善和提升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1月19日,在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说:“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
“一带一路”旨在促进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积极发展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逐步构建整体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合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是为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充分利用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性,最大限度地探索并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强调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平台与沟通机制,不仅加强政府间合作,也推进民间合作;不仅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也强调投资贸易便利化;不仅深化金融合作,也深化文化合作;不仅发挥政党议会的作用,也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不仅加强双边合作,也提升多边合作。诚然,“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数十个国家彼此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国家不断地加入进来。
在全球化问题上,“中国方案”之所以不断地得到世界更多国家的认可、支持和参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对世界面临的难题能够提出有效的治理思路。针对世界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和全球发展失衡,“一带一路”能够为打造“四大模式”(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和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和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提供具体平台和实施空间,同时,“四大模式”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举措、可行方案和科学模式。世界各国和各民族通过这些平台、机制和举措,既能够不断扩展又能够不断深化彼此合作,实现更多更大的互利共赢,共同创造世界经济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