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党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篇
1篇
(一)理想信念动摇。党员理想信念的动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形势;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产生怀疑,只要“实惠”不要“主义”;三是把本身混同于一般群众,放松对本身的要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四是个别党员干部只信鬼神、不信马列,为实现本身的“升迁梦”,求神拜佛,在家中设佛堂、供佛像。
(二)宗旨意识淡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本身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践行这一宗旨,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的事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仅不乐于为人民服务,反而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从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看,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理想信念首先发生了动摇,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败坏了党员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2篇
一、背景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建方面的最鲜明特征和最大亮点,理想信念教育在各地广泛开展。然而其实际效果与预期仍有相当差距,学员反映最普遍的“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脱节、课堂学习与精神修炼脱节、历史学习与现实行为脱节”等问题尚未很好解决,传统教育“方法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局限愈加明显。
作为央企,南方电网系统(以下简称“南网”)现有逾10万党员,开展教育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南网党校新成立不久,师资和课程储备不足,暂时采取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单位合作培训的形式。但这些院校接待容量有限,无法满足规模化培训,且远距离外出培训往返成本较高,与南网勤俭办培训的思路不相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与内部教育资源能力不足引发的革新需求、培训实效性差引发的改进需求和大量红色教育资源浪费引发的整合需求,促使南网作出自己的思考。,南网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两学一做”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精神,研究新形势下开展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情境化学习模式,以“在做中学”、“体验式学习圈”、“发生认识论”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主要理论架构,学习效率、记忆持久度是传统学习方法的5~10倍。受其启发,在经过多次理论研究、深入标杆单位调研和内部试点开发后,南网在所在的粤、桂、滇、黔等长征故事发生地,立足行业和地缘特色,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打造了自有品牌----“信仰的力量理想信念教育体验式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培训”)。
二、主要思路及做法
在“体验”的基础上,培训坚持“在历史的发生地讲历史”、“以党史促党建”,优化教学目标、改进课程内容、创新培训方法,使培训更富于行业特色和时代色彩,更突出系统性和实践性,使教育方法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主要思路和做法包括:
“一个主题”。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
“两个定位”。“立足南网,面向央企”,在做好内部培训基础上,为其它央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平台。
“三个目标”。“明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针对性解决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学不到位、识不到位、行不到位”的问题。
“四大篇章”。以“追溯救国路”、“重走长征路”、“见证强国路”、“筑就中国梦”为四大篇章,分别展现近代救国路、红军长征史、革命老区换新颜、改革开放前沿、筑就中国梦等内容。
“五项内容”:以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党史国史、国情党情、西电东送及网情为五大教育模块。
“五种做法”。坚持“在历史的发生地讲历史”、“用党史讲党建”,启发学员知、情、意、行的深度参与,形成五大特色具体做法。
(一)把情感体验融入到理性思考。改变“‘背书式’讲课+‘导游式’参观讲解”的刻板做法,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学习(重温)体验(唤醒)内化(转化)”的规律,创造情境让学员开展行动与反思。例如:在贵州路线教学设计中,遵循“体验式学习圈”和情绪学习曲线,通过情绪的触发为学习提供基础;采取深入体验、情感沉浸、环境再现等体验式教学方法,以环境和感观刺激使学员进入角色,激发情感共鸣。又如在遵义会议博物馆,以声光电三维视频仿真技术真实复原遵义会议过程;在息烽集中营,以情景剧等蒙太奇的教学手法使学员身历其境,邀请学员亲入不足1米高的“感化室”,接触各种刑具,体验当时情境。
(二)把室内授课拓展到室外走学。通过把要开展的课程搬到现场,把简单的讲解转化为系统的课程,实现现场课程化、课程现场化以及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体验。例如:除“重走长征路”等体验环节外,培训还聘请各省党校教授、研究学者到现场与学生开展研讨式的“走学”,提升授课科学化、情境化水平,使理想信念教育之于学员不只是震撼、激动一阵子,还能铭记、影响一辈子。
(三)把单体知识串联成系统认知。串联整合零散观点,找出历史事件、人物和多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构建起“一人一会一战役”等教学理论概念体系,更具理论支撑和张力。多角度开发“遵义会议对党的执行力的影响”、“从四渡赤水体现*战略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相结合”等现代管理学专题,帮助学员开放思辨、多维思考,深入发掘历史经验的时代价值。
(四)把历史经验投射到企业发展实际。突出“关键在做”,开发“如何在工作中践行长征精神”、“南网人实践长征精神”、“西电东送及网情教育”等模块研讨教学。引入前沿的行动学习法,组织学员选择最关乎群众利益和当地发展、与自身工作有关的实际问题开展考察和结构化研讨,形成解决方案,实现教育从浅层认知到深入实践的转变,实现社会效益。
(五)以“互联网+”技术融入时代表达。为使80年前的长征精神更好地为年轻人理解、接受,于原创设计了“理想信念线上学习”系列(见附录1-5),糅合了微课、动漫、VR技术和APP应用等多种元素,以其更加多元、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长征,有效扩大了学习和分享活动的辐射范围,建立社会心理学所说的“体验式学习圈”。该系列微课部分还获得第二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最佳音效奖”和“最佳呈现奖”,南网获“企业微课实践先锋奖”。
三、主要成效及价值
截至目前,培训相继完成几条路线开发,开发课程68门,编制教材3本,并形成灵活的菜单式教学模式;在遵义干部学院等六地成立“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点”;培训47期3700多人次,包括向中国电信、宝钢、神华等央企培训6期200多人次,提供了学习和交流平台;培训经验总结在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通讯》专题刊发,培训案例获中组部组织工作教学案例三等奖;在第六届中国企业大学发展论坛上获评“中国企业最佳学习项目”;鉴于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对央企的贡献,南网获中国企业高管培训发展联盟(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等主办)颁发“年度最佳贡献奖”。6月,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局长时玉宝同志赴南网调研时,对其在理想信念教育上的探索予以充分肯定。培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促进了学员理想信念的“两个转变”
一是把“全面从严治党”理念贯穿培训全过程,实现理想信念从模糊的到清晰的转变。按照中央党校主体课程的理论结构设计课程,确保理论学习原汁原味。学员们通过革命老区实地体验,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重要性。二是坚持“学、思、行”一体式,使学员实现了理想信念从浅层认知到深入实践的转变。将理论学习与教学点特色相结合,革命历史与改革发展新常态相结合、将国际国内形势与*治国理政理念相结合,运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帮助学员夯实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二)促进了坚定理想信念和服务群众“两个结合”
一是学习的过程深化了学员对企业使命的认识。学员通过与当地群众和企业互动,深刻感受革命老区群众淳朴,了解老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电网建设如何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深刻理解了“主动承担三大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企业使命。二是学习的成果体现了学员对服务群众的思考与实践。每个学习单元引入行动学习法和结构化研讨,引导学员动手,形成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实现了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促进。
(三)促进了干部培训的“两个突破”
一是立足自身队伍、资源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实现自主研发能力的突破。通过整体设计,最大程度利用南方五省红色资源,通过课程层次化、模块化开发,路线特色化设计和项目整合化开发,实现教育的系统性、专题性和培训资源的集约、培训成本的大幅降低,避免了培训目标不统一和效果参差不齐。二是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实现培训模式的突破。通过情景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找准理想信念教育和南网文化的契合点,挖掘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使党员置身其中、潜移默化。
四、主要启示
近年,各地以体验式培训方式承载理想信念教育的尝试并不少见,而本培训之所以能取得预期效果,获得内外广泛肯定,主要是抓住了几个重点、做出了几项特色:
(一)领会了“信”的关键,科学构建理性和感性认同
准确把握*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新精神新要求,是开发成功的前提。“信”的关键,是要引导学员建立对科学理论的深刻认同,和对历史规律、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因此在课程体系着重突出了几个内容:一是强化*的学习,特别是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强化党史学习。把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作为必修课;三是强化行业特色,加强南网人实践革命精神的学习和研讨;四是强化道德品质教育,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
(二)把握了“教”的规律,促进“体验”与“学习”相交融
实事求是,改变“背书式授课+走马观花参观”的刻板程式化做法,尊重人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规律,促进“体验”与“学习”相交融。具体教学中,注意以下细节的打造:
以情动之,化“硬”道理为“软”故事。信仰需要情感的共鸣,而非意识形态的灌输。培训没有选择皇皇巨著、长篇大论,而是给学员讲家庭、个人,讲战友友谊、军民情谊,讲大小生动的轶事、典故,并以诗歌朗诵、舞台剧等直观感性的方式,触动内心最柔软、最敏感的神经,以情感为触发思考的引子。
以理明之,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评史述理。心态和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工程。培训的课堂上,允许学员有疑惑、有意见空间,承认对日作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努力等历史,支持学员从疑惑入手,查找史料、自由讨论、自主思考。“为什么是我们党坚持到了最后?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放眼皆是失去信仰、忙着捞油水的‘聪明人’。长征就是一场信仰和现实的对决,‘聪明人’和‘傻瓜’的对决。”一位学员在讨论后,理解更深了一层。
以行贯之,以“走学”实现历史与现实对接。课堂学习与精神修炼紧密结合,如每次外出教学活动,学员都要佩戴红色标示带、高唱革命歌曲,强化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重走长征路”环节,学员身体力行体验长征的艰苦卓绝;在教学现场,学员们向烈士敬献花圈、默哀,重温入党誓词,把感悟内化为自觉行动,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中体悟理想信念。
(三)突出了“学”的主体,塑造学员“四个铁一般”素质品德
2017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对党员干部提出“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思想素质标准,也为学员培养指明了方向。据此,培训开展了学习对象的管理,从以“教”为主线,专注于“教”了什么、教了多少,转变为以“学”为主线,专注于学员“悟”到什么、怎样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员寻根塑魂、涵养正气、修炼品格、内化修为。
增强历史事件的即视感和体验学习的代入感。坚持“在历史的发生地讲历史”、“用党史讲党建”,通过看、听和体悟,启发知、情、意、行深入参与。如在遵义博物馆的声光电技术和在息烽集中营运用的蒙太奇教学手法,都有效塑造了真实情境,增强了体验学习的代入感。
从“真性情”到“真信仰”、“真担当”。有情方能“有责”。新民主主义革命集中体现了先烈的家国情怀,涵括了无数母子、夫妻、兄弟、战友、军民之情,正是党性根源所在。培训遵循情绪激励曲线,将这些“情”发掘提炼、集中体现,以人之常情作引子,扪动人性;以家国情怀作基调,根植党性;以正邪对比作铺陈,激发血性,使淳挚感情成为心底党性的感性来源,激发责任感。教学中,小萝卜头与张露萍的诀别,贺子珍战乱中艰难产子和舍子战斗等故事,先烈“以国为家”的胸怀和风骨,都是让学员印象最深的。
养成五种自我品行。为从感性到理性,培养学员作为党员的自豪、自信和自强、自律、自觉,在“12345”的课程体系中糅合了现近代救国路、长征史、革命老区换新颜、改革开放前沿等内容,使学员深入、全面地了解先烈追求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课程内容更丰满、内涵更丰富。
(四)聚焦了“做”的实效,落实“问题导向”、“关键在做”
贯彻“两学一做”的要求,摒除“走走老区、流流眼泪、背背理论、交交论文、光说不练”的形式套路,始终着眼于“解决一些问题、取得一些实效”,坚持“学、思、行”一体式,帮助学员有效践行理想信念。
首先,课程设计突出“关键在做”,以史喻今、以史资政,消除学员对理想信念的“疏离感”和“渺茫感”;根据地缘历史和企业发展的关联进行课程设计,使学员更直观地如何运用所学指导实践,认识电网如何更好服务地方。
其次,学习目标设定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归。引入前沿的行动学习法,引导学员动手,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直接促成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