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一)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围绕“项目突破年”活动部署要求,突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沉着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0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202.7亿元,下降10.3%;规上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1670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0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0元,增长12%。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制定出台工业经济倍增行动计划和四个配套政策,提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规上工业企业数四年倍增目标,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整合确定16个工业集中区作为下一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坚持领导带头招商,突出工业项目,改进考核方式,推行实地评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577亿元,外商直接投资16.6亿美元,均增长12%。工业项目新签约500个、新开工240个、竣工140个,新开工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标准化厂房新开工9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09家。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山鹰80万吨造纸等115个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威博新能源等16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深化与中央和省驻马单位合作,支持马钢转型发展,马钢收购法国瓦顿公司,云计算、煤焦油深加工等项目签约;十七冶集团晋升房建特级资质;中钢天源电子科技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支持中钢矿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中冶华天合作组建节能环保研究院;安工大工商学院落户当涂县。深入持久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7200多个问题;举办银企对接会、产学研对接会、产销对接会和银行行长进企业活动;中小微企业还贷应急周转金为33户企业垫付“过桥”资金10.6亿元;新成立国有担保公司4家,全市8家国有担保公司在保余额32.8亿元,放大2.8倍,这些举措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支持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完成“个转企”2741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3家,总数达923家。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00亿元,增长7%,占GDP比重超过30%,提高1个百分点。“一基地四园区”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钢晨物流园一期建成投产;和县“云谷”产业园、雨山区青年电商园等项目积极推进;软件园入驻企业150家、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秀山金融街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组建市信息化投资公司和工业设计中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03亿元,社会融资总规模437亿元,直接融资规模143亿元。举办中国(马鞍山)互联网大会、第三届海峡两岸(马鞍山)电博会等各类展会81场。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建成开业,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百强城市”,被评为“中国电商百佳城市”。加快推进含山、和县现代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县建设。农村“新网工程”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制定出台文化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组建市文旅集团,积极推进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濮塘运动健康休闲产业园等文旅项目,旅游业总收入达142亿元。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三县均建成救助站、福利院,新增社会养老床位1634张。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32亿元,商品房成交面积219万平方米。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获批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期工作通过验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25%,提高0.24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共为271户企业发放创新券5655万元,撬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超2亿元。新增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高新技术产品285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0亿元。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10亿元,增长12.5%。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4家,组建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授权发明专利320项,获省专利金奖3项。市经开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等4家园区获批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慈湖高新区跻身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新认定省著名商标24件,“影星及图”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启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被评为“中国年度质量魅力城市”。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华菱西厨、高考志愿助手泵业、学府信息进入“新三板”挂牌,5家企业进入省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推进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工作。制定产业投资资金管理办法,新设立产业基金2支。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家。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郑蒲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行,改变了安徽江北没有万吨级深水良港的历史。马鞍山港慈湖综合码头、天顺港集装箱堆场等项目开工建设,长江港口等3个企业码头完成2万吨级升级改造。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取得新进展,郑蒲港口岸扩大开放工作顺利推进,参与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关检“三个一”改革试点,外贸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就地出口报关单增长1.8倍。制定鼓励港口和口岸发展政策,完成港口吞吐量8100万吨,增长8%;集装箱量10.5万标箱,增长50%。实现外贸进出口30亿美元,外经营业额3.6亿美元,对外投资增长2.5倍。进一步加大了与南京、芜湖的对接合作,宿马产业园连续两年获得省评估考核第一名。

(三)农业农村稳步发展

农业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定位,通过组建产业联盟、专家顾问团、创业孵化器,促进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13家,承包地流转比重达51.7%。农业产量稳步增长,完成粮食产量106万吨,增长4.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43亿元,增长22%。举办第八届和县蔬博会暨首届农业嘉年华等活动,全年乡村旅游游客量增长26%。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按计划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覆盖,完成11单土地流转交易,最高溢价率达54.7%。含山县被列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与中信信托开展农村土地信托合作,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近2万亩。

美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22个省级中心村、33个市级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当涂县被评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含山县小冯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改造县乡公路62公里、通村公路163公里、农村危桥24座、农村危房3353户。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安置渔民1554户。滁河防洪治理、慈湖河中游综合整治等水利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完成45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14座小水库加固任务,解决了2.9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0.3万亩。

(四)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制定出台生态市创建行动计划,完成各级生态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当涂县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市经开区获批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20项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目标任务,全年PM10平均浓度下降20%。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含山光大生物质能发电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行,万元GDP能耗下降4%;建成21项污染减排重点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全国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试点市验收,慈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成招标。完成土地整治22.8万亩,获批建设用地2.3万亩、供地2.25万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成果获国土部肯定,和睦山铁矿被评为国家“绿色矿山”。进一步规范征迁拆迁工作,推动控违工作常态化。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段、合福铁路含山段加快建设。205国道改造南段全面建成、北段稳步推进。226省道改造一期建成、二期开工。裕溪河大桥建成通车。马滁高速、206省道改造积极推进。九华路过江隧道、北沿江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城区主干道路24公里,霍里山大道南延等5个项目完工。编制完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地下综合管网规划。新建和续建18项电力重点工程,新增变电容量25万千伏安,供电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保障性住房新开工2.4万套、竣工9436套。新增城市绿道62公里、绿地462万平方米。开展架空线缆、施工扬尘、抛洒滴漏等专项整治活动,市容环境进一步改观。

(五)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民生实事顺利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34.4亿元,同比增长31%。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五项社保新增参保2.8万人,成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国试点城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增加养老金168元,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均提高10%。8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重组市公交集团,公交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入运行,日均使用近2万次;教育信息化工程快速推进,每7名学生拥有1台电脑,教师配备电脑率达66.7%;建成8个标准化县区急救分站,在全省率先实现120急救城乡一体化;高污染汽车限行管理系统投入使用;改造提升11个老旧小区;完成5家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基本建成2个废旧物品分拣中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新建农村标准化教学点50个,市二中郑蒲港分校建成投入使用。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成立市职教联盟,组建10个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深化医改工作取得实效,在全省率先试点分级诊疗,基本建成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秀山医院主体封顶,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十七冶医院获批设置三级医院。稳妥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更加注重长效管理,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成为全国10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市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全国领先,市文化馆数字化改造列入文化部试点。建成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7个农民文化乐园。节俭举办第26届李白诗歌节,荣获“中国诗歌之城”称号。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荣获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加强民生价格监管,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市红十字会创新工作模式得到中国红十字总会肯定。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档案史志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外事侨务、港澳台、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得到加强,邮政、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扁平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得到加强。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推进村居干部职业化。创建“精品”、“四优”社区43个,新增各类社会组织95个,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坚持领导干部开门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活动,整合优化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平台资源,信访形势和秩序进一步好转。深入推进“平安马鞍山”建设,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重点工程保平安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社区戒毒康复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积极推进。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列入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应急平台和专业队伍建设,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进一步巩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武装、人民防空、双拥优抚工作得到加强。驻马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促进社会稳定、支持地方建设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六)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达49.5%。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四证(照)一体”登记服务;实行园区为入园企业全程代办审批事项,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效率;推行基层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建立市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秀山新区、滨江新区管理体制,深化广电台内部机制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落实事业单位分类和登记管理改革任务。

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升。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议案2件,建议、批评、意见106件,市政协提案287件。完善政府部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对口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工作,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87件。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法,进一步规范市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严格实施法制监督,法治政府建设得到加强。

作风效能建设常抓不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理办公用房14.2万平方米,“三公经费”下降25.1%。深入开展“走亲戚”活动,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实行政府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末位表态制度和不直接分管财务、项目等具体事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全面开展政策落实督查,推动政策“落地”、发挥实效。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开展机关效能点评,推行工作日志制度,促进各项工作提质提效。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树立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经济总体下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全市人民奋发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马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马鞍山建设发展的境内外投资者、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需要特别报告的是,财政收入虽然完成了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后的目标,但降幅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宏观环境影响,钢铁和与之相关的钢贸、废钢回收以及海关税收下降,房地产税收下降,非税收入下降,新增税源点不多。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体量不大、结构不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文旅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新的消费热点不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县区政府负债较重,资金统筹难度加大;公共服务体系不尽完善,民生工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