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成本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迎来首个周年之际,我国近日亮出简并增值税税率等减税降费新举措。权威专家指出,此举对外释放出更坚定为实体经济降成本的信号,也将我国借力财税体制改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棋局更清晰地展现给世界。
我国营改增引领全球增值税改革浪潮
“五一”小长假,厦门翔鹭国际大酒店也迎来客流小高峰。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一年来,这家来自台湾的酒店一改最初的担忧,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去年5月1日改革启动,酒店业税率由5%调整为6%,我们曾担心税负上升。一年来,通过加强进项抵扣凭证管理,经营中的成本开支大都选择能提供正规票据的供应商,公司综合税负降低了四成多。”酒店财务经理侯绍华说,减税红利让酒店对在大陆发展充满信心。
5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最后四个行业??房地产、建筑、金融和生活服务业全面推开。从2012年1月1日试点在上海率先启动,走过五年历程的营改增成为近年来中国最大的减税措施。
国家税务总局预计,到今年4月30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周年将实现减税6800亿元左右。此外,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营改增减税总规模累计已超过1.2万亿元。
“营改增实施以来,98%左右的试点纳税人实现了税负下降或持平,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减税红利,总体减税规模越来越大。”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日前在OECD第四届增值税全球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
对此,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评价说,中国增值税改革不仅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还通过彻底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减轻企业负担,建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先导意义的现代增值税制度。
“中国营改增的降税效应对经济转型升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引领全球增值税改革浪潮。”长期跟踪改革的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樊勇说。
一揽子减负方案提振实体经济信心
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这是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的部分减税新举措,进一步向世界展现中国通过一揽子方案降低企业负担、激活实体经济内生动力的改革决心。
“国家早在党的十八大后就布局大规模减税,包括启动营改增、扶持小微企业、鼓励创业创新以及清理收费等方方面面举措,目前看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成效明显。”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汇总公布了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77项税收优惠政策。其中,面向孵化器的优惠政策扩围到众创空间,带动全国众创空间企业同比增长47.3%;免征增值税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惠及小微企业3360万户,减税1146亿元,同比增长12.8%。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陈志列表示,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全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税收发展态势良好,占制造业税收比重升至28.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56.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相比美国最新公布的减税方案,中国在全球更早布局一揽子结构性减税方案,包括在自贸区、创新示范区和功能性区域实行减税政策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助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振实体经济信心。”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许正中说。
税费改革关键要让企业减负“更有感”
从2017年4月1日起,天津市实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由1.5%调整为1%;同时,取消、停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这个春天,多地在加快简政放权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大清理涉企收费力度,成为减税之外政府为企业降负的又一发力点。
樊勇说,目前中国全口径的宏观税负为34%左右,居国际中下水平,但其中收费占比不低应引起关注。“关键要优化税费结构,提高收费透明度,去掉不合理收费,并降低合理收费的水平。”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降费减负的政策措施,累计取消、停征、免征和减征了496项收费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超过1500亿元。
在此基础上,2017年国务院承诺继续清理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包括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35项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
不仅如此,税制改革也将向深水区攻坚。比如,营改增的税制更趋完善,今年7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将由四档变三档,取消13%一档税率。
“新的一年,营改增将释放更大减税红利。”樊勇说,伴随税改向纵深推进,各项减税政策将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
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举措面前,如何“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胡怡建认为,经济下行和深度调整,不少企业利润下滑、经营困难,企业负担“痛”感的边际效应放大,将会冲淡减税效果。
专家表示,减税费固然必要,但不能忽视企业人工、环境、土地、融资等其他成本的上升。政府需全力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减负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企业也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多方发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