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子女养老人可领“工资”
子女养老人可领“工资”
核心阅读
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本分。但前不久,南京却开启了“照顾老人可领工资”的养老新模式。
照顾自家老人还有钱拿,这是怎么回事?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都能申领补贴吗?补贴的钱从哪儿来,掏得起吗?记者进行了探访。
照顾经济困难等五类老人,每月可申领300或400元补贴
11月10日下午,南京某院校家属院的一户人家里,103岁的陆盘珍戴着老花眼镜,佝偻着背,正剪着一块小碎布;104岁的丈夫汤楚璞坐在一旁的躺椅上,脚边放着取暖器。
侄孙汤建国也在家里,为照顾两位老人忙前忙后。按说孝敬老人是晚辈的本分,但汤建国也有苦衷:为了照顾好二老,一家4口专门从江苏如皋搬了过来,他自己专职照顾老人,妻子则出去打零工,两个双胞胎女儿还要上学。“天天在家照看着,我就没法出去工作。孩子还在上学,所以家里的经济一直很困难。”
与汤建国家情况相似的,还有华旗菊家。华旗菊照顾着110岁的曾姥姥陈凤质,及63岁的先天智障且聋哑的小姨。两位老人都无退休金,华旗菊为了照顾她们,也无法工作赚钱。
现在,汤建国、华旗菊们的手头可以稍微宽松些了。从今年10月开始,南京市对五类养老服务对象实行新的服务补助政策。子女亲属愿意在家照顾这五类老人,每月可领取政府发给的300元(照顾半失能老人)或400元(照顾失能老人)的服务费用。
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处处长周新华介绍,新政策针对的“五类老人”是指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岁及以上的计生特扶老人;百岁老人。这种“家属照料型”居家养老方式,正在南京推开。
看到汤建国一家6口人挤在六七十平方米的房间里,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老年科科长张勇,向他介绍了刚出台的新政策。汤建国听后很是高兴:“二老是我们大家族的宝,照顾老人也是我们分内的事。但如果政府有所补贴,对我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领“照顾老人工资”须接受培训,成为家政“正规军”
晚辈照料老人,为何还要发工资呢?
对于政策出台背景的相关猜测,周新华解释说:“南京"五类老人"总数约3万人,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确实存在困难:一是目前的养老护理员数量难以满足失能、半失能居家老人的护理需求;二是缺乏亲情关爱,老人的孤独感上升。”
周新华指出,推行“家属照料型”居家养老方式的初衷,一是鼓励亲情服务,引导亲属花更多时间照料老人;二是为了弥补当前居家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不足,多渠道拓展养老护理员队伍;三是“五类老人”家庭多为经济困难户,给予照料者“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
“实施这项政策,更重要的是让老年人对"家庭"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周新华说,晚辈照顾老人虽是分内的事,但通过适当的经济刺激,鼓励晚辈们在照顾老人方面做得更好,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份工资也不是轻易就能拿到的。首先,家里老人得符合“五类老人”的条件;其次,负责照顾的亲属得经过专业养老机构的培训,还要纳入管理、进行考核。
如今,汤建国已被纳入“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的培训名单。经过培训考核后,他将获得资格证书,并获得照料补贴。“每个月,他要到相应的服务中心开会,并被纳入管理。服务中心每月将有三次回访,听取老人的意见。同时,第三方测评机构也将随时对汤建国的服务进行测评。”张勇说,政府要求亲属和养老组织的其他员工一样,纳入养老组织的培训、管理和监督。在第三方机构的监督下,亲属如果拿了钱却又不尽孝,就会受到批评教育,甚至被取消补贴资格。
周新华也强调,为照顾老人发工资,本质上是政府购买社会养老组织的服务,再由养老组织将补贴分配给亲属。换言之,想要申请补贴的子女,必须要到养老服务机构报名担任家政服务人员,并接受家政服务培训。合格后,才可以正式“上岗”。“这样一来,老人们就能接受既温馨又专业的照顾。”
南京每年用于失能、半失能“五类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约为2000万元。现在为照顾老人发工资,会不会增加财政的负担呢?周新华对此回应:“以前,钱就是发给社会机构的养老护理员的。现在,照顾老人的亲属成了养老护理员的补充,钱也就随之向亲属倾斜,但财政预算并没有另外增加。”
护理员实有数仅为所需数的15%,而95%以上老人青睐居家养老
随着南京的老龄化程度加深,该市的养老护理员存在严重的短缺。
周新华介绍,全市共有120万老人。按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约占15%即18万人、需护理的老人与养老护理员的比例应为4∶1计算,全市约需4.5万护理员。而南京目前仅有280多家养老机构、12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000名左右的专兼职养老护理员,即护理员实有数仅为所需数的15%,远远不能匹配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
此外,养老行业普遍存在护理员年龄偏高、素质偏低、技能较差等现象。很多老人的子女都是独生,对于在家照顾老人承担着巨大压力,政府依然面临严峻的养老服务缺乏问题。
“家属照料型”居家养老补贴,也因此应运而生。据南京当地的统计,95%以上的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也是最符合传统观念的养老方式。
当然,把亲属培养为养老护理的正规军、给其发工资,只是南京养老政策中的一个部分。“南京市养老的重点已经聚焦居家养老。”周新华说,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的基础,机构养老则是养老服务的支撑,两者都应受到重视。
周新华介绍,南京下一步将鼓励养老机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把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服务向社区延伸。同时,要求社区把40%以上的服务用房无偿提供给专业养老组织,夯实社区养老,并整合家政、物业、餐饮等市场相关养老服务资源,形成养老服务的合力。同时,南京还将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人建立稳定的护理经费来源。
《 人民日报 》( 11月13日 09 版)
作者:王伟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