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详细解读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春节期间,备受关注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省人社厅厅长韩金峰对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据悉,我省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留出10年过渡期,期间退休将确保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意见自10月1日起实施。

改革原因

养老保障"双轨制"引发制度改革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大体相同的退休制度,即退休费由单位负责,标准按退休前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确定。随着国有企业改变统收统支体制,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率先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一直沿用原有退休制度,形成了养老保障的"双轨制"。随着*的发展,逐步暴露出一些矛盾,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待遇确定和调整难以统筹协调,待遇差距拉大,社会反映强烈,要求实现养老制度公平的呼声渐高。

1月4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印发后,我省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成为国务院《决定》发布后首个启动改革的省份。

改革范围

涉及全省三类工作人员 离休人员除外

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适用于我省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这样规定,与现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和经费保障制度是相适应的。需要说明的是,编制外人员目前大都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要继续推动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其养老保险权益。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不纳入此次改革范围,继续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规定发放并调整相关待遇。

缴费方式

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意见规定: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个人缴费工资超过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和低于60%的,分别按300%和60%确定。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统一计息。这样规定,符合《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与企业缴费政策保持一致,有利于人员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同时也符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有利于促进缴费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待遇。

在缴费基数方面,我省根据国家政策精神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凡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等项目,均纳入缴费工资基数。需要说明的是,在单位工资总额和个人工资中包含了现行规定不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部分,在单位工资总额中还包含编制外人员的工资,这些都要在计算缴费工资基数中予以扣除。

待遇水平

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 中人逐步过渡

改革后的养老金待遇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我省总结吸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成功经验,坚持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办法"的原则。

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其中,符合规定的待遇项目,经审核确认后,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其他项目,仍从原渠道列支。

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时执行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以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这部分主要体现的是"长缴多得",缴费时间越长,待遇水平越高。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以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务院统一规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储存额包含历年个人缴费的本金与利息之和。这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多缴多得",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

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由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未实行个人缴费,其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时间的劳动贡献,是此次改革的难点。如何解决呢?我省规定,将这段时间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定比例的过渡性养老金。这种办法,与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相统一,有利于公平合理确定"中人"退休待遇,同时改革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覆盖率也有所提高,有利于实现待遇水平的合理衔接。

为更好保持"中人"待遇平稳过渡,自改革之日起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对比,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这样,基本可以保障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职业年金

退休后按月领取年金待遇

我省这次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为改革范围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不包括已退休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实现新老制度待遇的平衡衔接。

据悉,职业年金的资金来源由两部分构成,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这两部分资金构成的职业年金基金都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工作人员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相关约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下一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我省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制度衔接

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不挂钩将返还

自1993年以来,我省多地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试点,实行了单位和个人缴费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退休费用的统筹互济,切实减轻了一部分单位的负担,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但是,这种模式仅是实行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在基本的退休制度、退休条件、退休待遇、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我省在意见中作了规定:各地现行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要按照新制度即行并轨。改革前,各地已积累的统筹基金并入新制度统一使用,应收未收的养老保险费要确保征缴到位。各地统筹期间的个人缴费部分,由于缴费与本人退休待遇不挂钩,为保持政策的衔接和人员待遇的平衡,按照国家精神,要返还本人。返还的方式是,已退休的人员一次性发放,仍在职的人员可在其退休时一次性发放。具体发放方式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政策落地

我市按照省部属制定实施意见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青岛市早自2003年出台了《青岛市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仅把自收自支、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而且建立起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的机制。自2003年4月1日后,我市参保单位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但我市机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一直未实施。

前不久,市人社局局长纪敏透露,一旦国家、省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后,我市将按照国家、省部署,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稳妥推进改革。据悉,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预计将涉及20万人。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