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解析: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对中国

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破坏。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段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

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黑龙江以北60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去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1895年,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A)

A.严复B.孙中山C.梁启超D.康有为

解析: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年,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制《四洲志>。

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他指出根据这个规律,中国如果拒绝变革,就将被先进的西方民族所淘汰。(1898年正式出版)。

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1899年11月,强租广州湾,把云南、两广划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B)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日本

解析: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9世纪70至80年代,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侵入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流球,侵犯台湾。中国陷入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之中。

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岛,将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并要求清政府不得把云南、两广割让给他国,滇、桂、粤三省便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1898年2月,英国要求清政府不得将长江沿岸各省租与他国,长江流域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6月,强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99年;7月强租威海卫。

1898年4月,日本要求清政府不得把福建国让予他国,福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1889年9月至11月间,美国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4.天京事变后,率部出走的太平天国领导成员是(B)

A.李秀成B.石达开C.杨秀清D.韦昌辉

解析: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

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提拨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5.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C)

A.同文馆B.江南制造总局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D.外务部

解析: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

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

6.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解析:《劝学篇》共二十四篇,四万余字,“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

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谓“本”,指的是有关世道人心的纲常名教,不能动摇;所谓“通”,指的是工商学校报馆诸事,可以变通举办。全书贯穿“中体西用”精神,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艺,并以这种新技艺“补”专制旧制之“阙”,“起”清廷统治之“疾”。张之洞倡导的“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西学”=“西艺”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项,但对“设议院”等涉及政体的部分讳莫如深。一言以蔽之,张之洞的公式是:“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7.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著作是(A)A.《革命军》 B.《仁学》

C.《警世钟》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解析: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

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8.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C)A.科学、进步B.独立、富强C.民主、科学

D.自由、民主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主要是指资产

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9.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D)A.袁世凯复辟帝制B.中共“三大”的召开C.五卅惨案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18

日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议对中国代表团的合理要求不予理睬,反而将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10.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解析:民党一大成为第一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1.1930年6月至1930年9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C)

A.“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教条主义C.“左”倾冒险主义

D.“右”倾机会主义

解析: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中国共产*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和夺取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12.把*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的会议是(C)A.中共六大

B.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C.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解析:1931年11月初,中央苏区党组织在赣南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把

*的主张说成“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主张反右倾,开始排斥*对党和红军的领导。

13.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B)A.陕北保安地区B.西康甘孜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解析: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

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936年7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西康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与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14.1932年3月,日本在其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建立傀儡政权(A)A.伪满洲国

B.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解析:1932年3月1日,制造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15.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的会议是(B)A.国民党五全大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D.国民党六全大会

解析: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

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16.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李鼎铭提出提案,建议根据地(B)

A.在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名额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B.实行精兵简政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D.开展大生产运动

解析:中国著名开明绅士、陕北爱国民主人士李鼎铭,先后当选米脂县参议会

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边区政府副*,以他建言“精兵简政”的远见卓识而名垂中国近代史册。

17.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中共参政员是(D)A.*B.彭德怀 C.*

D.林伯渠

解析: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的主张。

18.1945年10月,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署(A)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国共合作协定》C.《国内和平协定》

D.《国共停战协定》

解析:1945年8月28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

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9.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A)A.一二?一运动B.一二?九运动C.五?二?运动

D.抗暴运动

解析:1945年发生在昆明的“一二.一”运动,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基

本口号。它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

2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9月12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C)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野

战军主力70万人在林彪、罗荣桓领导下,共歼敌47.2万人。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地方武装共60万人,在由刘伯承、陈毅、*等组成的总前委(*为书记)领导下,共歼敌55.5万人。

平津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入关作战的东北野战军、华北解放军主力与地方武装共100万人,在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21.新中国成立初期,指导新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到1953年春,出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而制定的法规。自1950年实施,1987年底失效。

22.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B)A.《中苏友好条约》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D.《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解析:1949年12月毛访问功联。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2年10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37个国家的3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号如亚太地区和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保卫世办和平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A)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互助合作

D.股份制

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就是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采取国

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成为*性质的企业。。

24.*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A.解决敌我矛盾B.解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发展*民主

解析:1957年2月,*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

活的主题。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5.中共八大提出的建设方针是(D)A.多快好省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可持续发展

D.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解析: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

发展方针,反映了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6.1979年3月,*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A)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必须坚持“两个凡是”

D.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解析:1979年3月30日,*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即坚持社会主

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意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27.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C)A.为彭德怀彻底平反B.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C.

为刘少奇彻底平反

D.为陈毅彻底平反

解析: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从1978年底到1982年底大规模进行,29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和纠正。其中包括为年“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等。

28.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是(B)A.计划经济B.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C.自然经济

D.*

解析: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9.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B)

A.《中共中央关于*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D.《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解析: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30.中国收回香港的时间是(A)A.1997年7月1日B.1999年12月31日C.1999年1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解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C)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解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

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32.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B)A.《南京条约》B.《中法新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解析: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的《江

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 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又称《中法和约》、《李巴条约》,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清朝与法国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960年,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与俄国先后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33.《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BCD)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

C.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事业D.“准富者请人雇工”

解析:《资政新篇》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34.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ABD);A.官督商办B.官商合办;C.商办;D.官办;解析: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官办、官督商;D.保国会;解析:影响较

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4.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ABD)

A.官督商办B.官商合办

C.商办

D.官办

解析: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35.下列学会由维新派创办的是(BCD)A.广学会B.南学会C.强学会

D.保国会

解析: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影响最大的报

纸有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湘报》。重要学堂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

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英国人李提摩太把“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开启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作为办会的指导思想。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

36.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有(ABCD)A.改革官制、整顿吏治B.改革兵制,训练新军C.改革学制,提倡新学

D.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解析:清末“新政”涉及面很宽,一是改革管制,整顿官吏。二是改

革兵制,训练新军。三是改革学制,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令停止进行各级科举考试。四日,又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在中国沿用千余年的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提倡新学。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37.在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AC)A.武汉会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桂南会战

解析: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1938

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

相持阶段,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1942年初中国战区成立。为了配合英、美打击日军,国民政府命令各战区发起攻击。1942年元旦发起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曾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同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陆军第二OO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桂南会战-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至1940年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广西省南部地区对日军的防御战役。

38.*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确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是(A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

D.没收外国垄断资本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BCD)A.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C.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的发展方向

D.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解析: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主要内容:

第一,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

第二,指明了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三,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40.1956至1957年上半年反映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事件有(ABC)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发表D.*提出“双百”方针

解析:(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道路的新成果。

本题C选项被《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包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

第三,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风气的新变化;第五,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42.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的主要内容。

答: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即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3.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答: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保证中国革命的继续向前发展。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4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特点。

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第一,*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

45简述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答: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历史地位。

答:(1)中华民族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斗争的义旗,并以举国奋战最早开创了二战反法西斯的亚洲战场,中国战场的积极作战钳制了日军的行动,使其南进计划被迫推迟,为亚洲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中国战场的作战使日本北攻苏联的计划被迫搁置,避免了两线作战的严重威胁,集中力量与德国法西斯作战,可以说没有中国战场的牵制,盟国”先欧后亚”的战略实施根本无从谈起,世界反法西斯的进程将被改变。

47.中共十三大的历史贡献。

答: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的理论和党在*的基本路线。 关于*理论,十三大指出:我国处在*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第二,我国的*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党在*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而奋斗。

关于2019年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练习及答案

读重说中国近代史有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