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这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诗主要写作者对此地风景的喜爱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和赏析,由高考志愿助手收集整理!
原文:
跻险筑幽居。
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
葛弱岂可扪。
袅袅秋风过。
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
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
清醑满金?。
洞庭空波澜。
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
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
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飚急。
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
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
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
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
冀与智者论。
翻译:
无
赏析:
石门山是浙江嵊县(现嵊州市)的风景胜地。谢灵运《游名山志》说:“石门山,两岩间微有门形,故以为称。瀑布飞泻,丹翠交曜。”(《艺文类聚》卷八引)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上营筑新居之后所作。诗题四句,带有描述性质,与一般诗题立意不同,旨在突出对石门新居溪山林泉的喜爱之情。
发端二句,入手擒题,出语峻峭。新居既险且幽,已见迥绝尘寰之意,又以石门披云高卧衬出山势、新居之高,点带出高蹈之情,将营建石门新居的目的和高卧云山的情怀尽皆吐出。三四两句是前两句的补充,写山径苔藓满阶,难以行走,路边葛藤又很柔嫩,无法攀援,点明人迹罕至,与世远隔,石门新居险幽高远的景色也生动地烘托出来。
“??”以下十句,写对好友的怀念。当时,诗人的同道好友孔淳之、王弘之、僧镜游居于始宁、剡县、上虞一带,彼此相去不远。大约在石门新居初成之时,他们曾来欢聚同游。后来,友人散去,但美好的欢聚时光常使诗人难以忘怀。故而揉合屈原《湘夫人》:“??兮秋风”和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辞意,写出“??秋风过,萋萋春草繁”两句,借以抒写情怀。山中节候,秋去春来,金风已过,春草又绿,这自然界的物候演变,节序有定,一年一度,周而复始,使诗人想起好友别去,重聚无由,心头不禁黯然,因而用《楚辞》象征手法,以美人、佳期指代好友、聚会,写出“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两句,诉说对好友的深切思念和团聚的渴望。接下去的两句:“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一喻久盼友人不来,芳尘清埃凝聚于玉饰坐席;一写以金樽美酒相候甚久。因对好友情深意笃,盼归而不见,怅惘、空落之感转而深重,故而以“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抒写心曲。上句化用《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下句化用《招隐士》:“攀桂枝兮聊淹留”和屈原《大司命》:“结桂枝兮延?”辞意,巧妙化合,熔铸新句,也是百炼出冶,运思精凿。尤其“空”、“徒”两字,极为形象,写出水天空阔而归舟杳然的空寂湖景、心境和把玩桂枝,遥思不见的凄凉情怀(寒砧按:此两句似应作虚写为妙)。在失望和孤独的心绪交织中,思念友人的情感益为强烈深沉,于是趁势打入一层,再以“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倾诉衷肠,抒发难以释怀的思念。他仰望高远的天空,格外感到形影孤单。忧苦既不能自忘,又无人相与慰藉。诗情至此,已是悲凉不堪,愁肠郁结了。可是,诗人心怀超旷,惯于借山水化其郁结。当他把视线重新转向山水美景时,内心的孤独、凄凉顿时散去。因而即景描摹,写出“俯濯”六句。先以“俯濯”、“仰看”、“早闻”、“晚见”分写四景。“俯”、“仰”着眼于从空间上写景物的不同,“早”、“晚”则着眼于从时间上写景物的区别。通过时空交叉和转换,描绘出石门新居山水的清美景色。然后又以“崖倾”、“林深”两句写光影倏逝、风振林木的山景。在这六句之中,有石潭的清影、猿?的跳跃、晚风的劲吹、朝日的初升和危崖的瞬光、深林的风吼,把“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的题意生动展示出来。其中“早闻”四句通过视觉与听觉形象描绘山的险峻幽深,尤为逼真。因有高山四面环峙,危崖倾斜,很晚才见太阳初升,而迟来的阳光映照山谷时,又瞬间即逝。与“晚见朝日”相反,石门山中的晚风却来得很早,而且风势很大,长驱直入,振响林木,松涛雷鸣,吼声远奔。这种朝日晚见,夕飙早闻的景象描绘,全从山居生活的实际中体验得来。
诗的最后六句,由写景转而为议论。“感往”两句是诗人山水审美活动的理性思考。他回顾人生,深感世事纷错,故思虑往复,悲从中来,心绪不宁。而当从山水中获得心智的启迪,顿然彻悟之时,便得以理化情,妙理若来,物我俱忘,达到无欲无情境界,为人间烦嚣所牵累的世俗之念也随而荡然无存了。诗人的眷恋山水,营居石门,目的固然在于赏美,但他力图将这种审美活动提到以景悟道的高度,表现出强烈的山水理性精神。“庶持”两句中,“日车”,本指日神之车,此以借喻时光流逝。《庄子·徐无鬼》有“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的话。“营魂”,同“营魄”,意指精神、心灵。《老子》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屈原《远游》云:“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王逸注说:“抱我灵魂而上升也。……魄,一作‘魂’。”诗中用这两个典故,借以表达渴望把握住流驶不停的时光,恣情游览,从山水中契悟玄妙之道,抚慰孤寂的心灵。在诗人看来,这种山水理性精神和深奥的道理,不是一般俗流所能理解的,只有深明哲理的智者才能懂得,故而以目空世人的孤傲语气说:“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联系上文,此处所说的“智者”,分明指他延?久盼的同道好友。这样,思念故人之情便一线贯穿,显得婉曲深沉,真情内含。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433年(元嘉十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都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原文:
跻险筑幽居。
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
葛弱岂可扪。
袅袅秋风过。
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
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
清醑满金?。
洞庭空波澜。
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
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
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飚急。
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
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
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
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
冀与智者论。
翻译:
无
赏析:
石门山是浙江嵊县(现嵊州市)的风景胜地。谢灵运《游名山志》说:“石门山,两岩间微有门形,故以为称。瀑布飞泻,丹翠交曜。”(《艺文类聚》卷八引)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上营筑新居之后所作。诗题四句,带有描述性质,与一般诗题立意不同,旨在突出对石门新居溪山林泉的喜爱之情。
发端二句,入手擒题,出语峻峭。新居既险且幽,已见迥绝尘寰之意,又以石门披云高卧衬出山势、新居之高,点带出高蹈之情,将营建石门新居的目的和高卧云山的情怀尽皆吐出。三四两句是前两句的补充,写山径苔藓满阶,难以行走,路边葛藤又很柔嫩,无法攀援,点明人迹罕至,与世远隔,石门新居险幽高远的景色也生动地烘托出来。
“??”以下十句,写对好友的怀念。当时,诗人的同道好友孔淳之、王弘之、僧镜游居于始宁、剡县、上虞一带,彼此相去不远。大约在石门新居初成之时,他们曾来欢聚同游。后来,友人散去,但美好的欢聚时光常使诗人难以忘怀。故而揉合屈原《湘夫人》:“??兮秋风”和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辞意,写出“??秋风过,萋萋春草繁”两句,借以抒写情怀。山中节候,秋去春来,金风已过,春草又绿,这自然界的物候演变,节序有定,一年一度,周而复始,使诗人想起好友别去,重聚无由,心头不禁黯然,因而用《楚辞》象征手法,以美人、佳期指代好友、聚会,写出“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两句,诉说对好友的深切思念和团聚的渴望。接下去的两句:“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一喻久盼友人不来,芳尘清埃凝聚于玉饰坐席;一写以金樽美酒相候甚久。因对好友情深意笃,盼归而不见,怅惘、空落之感转而深重,故而以“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抒写心曲。上句化用《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下句化用《招隐士》:“攀桂枝兮聊淹留”和屈原《大司命》:“结桂枝兮延?”辞意,巧妙化合,熔铸新句,也是百炼出冶,运思精凿。尤其“空”、“徒”两字,极为形象,写出水天空阔而归舟杳然的空寂湖景、心境和把玩桂枝,遥思不见的凄凉情怀(寒砧按:此两句似应作虚写为妙)。在失望和孤独的心绪交织中,思念友人的情感益为强烈深沉,于是趁势打入一层,再以“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倾诉衷肠,抒发难以释怀的思念。他仰望高远的天空,格外感到形影孤单。忧苦既不能自忘,又无人相与慰藉。诗情至此,已是悲凉不堪,愁肠郁结了。可是,诗人心怀超旷,惯于借山水化其郁结。当他把视线重新转向山水美景时,内心的孤独、凄凉顿时散去。因而即景描摹,写出“俯濯”六句。先以“俯濯”、“仰看”、“早闻”、“晚见”分写四景。“俯”、“仰”着眼于从空间上写景物的不同,“早”、“晚”则着眼于从时间上写景物的区别。通过时空交叉和转换,描绘出石门新居山水的清美景色。然后又以“崖倾”、“林深”两句写光影倏逝、风振林木的山景。在这六句之中,有石潭的清影、猿?的跳跃、晚风的劲吹、朝日的初升和危崖的瞬光、深林的风吼,把“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的题意生动展示出来。其中“早闻”四句通过视觉与听觉形象描绘山的险峻幽深,尤为逼真。因有高山四面环峙,危崖倾斜,很晚才见太阳初升,而迟来的阳光映照山谷时,又瞬间即逝。与“晚见朝日”相反,石门山中的晚风却来得很早,而且风势很大,长驱直入,振响林木,松涛雷鸣,吼声远奔。这种朝日晚见,夕飙早闻的景象描绘,全从山居生活的实际中体验得来。
诗的最后六句,由写景转而为议论。“感往”两句是诗人山水审美活动的理性思考。他回顾人生,深感世事纷错,故思虑往复,悲从中来,心绪不宁。而当从山水中获得心智的启迪,顿然彻悟之时,便得以理化情,妙理若来,物我俱忘,达到无欲无情境界,为人间烦嚣所牵累的世俗之念也随而荡然无存了。诗人的眷恋山水,营居石门,目的固然在于赏美,但他力图将这种审美活动提到以景悟道的高度,表现出强烈的山水理性精神。“庶持”两句中,“日车”,本指日神之车,此以借喻时光流逝。《庄子·徐无鬼》有“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的话。“营魂”,同“营魄”,意指精神、心灵。《老子》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屈原《远游》云:“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王逸注说:“抱我灵魂而上升也。……魄,一作‘魂’。”诗中用这两个典故,借以表达渴望把握住流驶不停的时光,恣情游览,从山水中契悟玄妙之道,抚慰孤寂的心灵。在诗人看来,这种山水理性精神和深奥的道理,不是一般俗流所能理解的,只有深明哲理的智者才能懂得,故而以目空世人的孤傲语气说:“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联系上文,此处所说的“智者”,分明指他延?久盼的同道好友。这样,思念故人之情便一线贯穿,显得婉曲深沉,真情内含。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433年(元嘉十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都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