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万一平谁买走了北京天价学区房(二)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请你想想当年的孟母

买了学区房之后,迟语依然在不断的收集学区房的资料。他因此成为北邮教师圈里的择校通。

迟语渐渐明白了一件事情,学区房是刚需,特别是对有一定积蓄的中产阶级来说尤其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

别人的孩子可以,我的为什么不行?

迟语接待过一对90后的情侣。两个人还没有结婚就来咨询买学区房。

他们说,最开始想的很理想,觉得有学上就行,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品格。但禁不住身边人的议论,最终决定“早买早安心”。

就职于北京一家媒体中层的张钰(化名),她与她的四名大学同学组建了一个“找房群”。准备加入学区房的抢夺战。

张钰说,其中一个人本来是很无所谓的。买也行,不买也行。

其他三位同学就给她列出了北京市教育部门2009年的统计数据。海淀区10所名牌小学教育事业费用支出平均为3300万以上,而普通小学的平均教育支出不到1000万;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中,名牌小学平均每所有113人,而普通小学只有27人。

数据的冲击力是巨大的。随后张钰又告诉这位同学,只有进好小学,才能进好中学,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她们还拿出了经典的劝说用语,“想想当年孟子的母亲”。

在这个选购学区房的群体中,为了先贤孟子的读书而三迁其居的孟母,似乎成为了家长们最具说服力的精神偶像。

“孟子的母亲都这样了,我们还有理由不为孩子找一个好的小学吗?”张钰说。于是,那名本来不愿意找学区房的同学,也开始加入了寻找学区房的漫漫征程。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