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什么的新型城镇化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提问: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什么的新型城镇化?

回答:“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深入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抓好的三项工作之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相关阅读

以发展新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系列述评之一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重庆市进出口额每年一季度都会出现猛增,并带动当地整体外贸水平的提升。其秘诀之一,正是户籍制度改革释放的红利。

由于农民工通常会在春节前后返乡,不少外贸企业不得不在年底停工。2010年下半年起,重庆市开始实施针对本市居民的户籍制度改革。截至12月,全市累计进城落户428万人。农民转户后,与城市产业工人一样,春节七天假,节后照常上班。不少在沿海和重庆同时投资的企业,为了保订单、降成本,春节前后都把订单转到重庆。

“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说,推动以人的城镇化,对于去产能、去库存,扩大内需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都有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2个百分点。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超过2亿农民工及随迁家属难以融入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日益突出……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日益迫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说,“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将处于加速推进的阶段,但将更注重品质的提升。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将惠及亿万民众,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目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说,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仍有2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这部分人的市民化主要体现在基于居住证制度的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目标,要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住房制度、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城镇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我国还将通过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明显改善1亿左右居民的居住条件;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引导1亿左右人口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紧凑发展;以“创新、绿色、智慧、人文”为方向,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探索新型设市模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土地自由流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地方财力增长机制。

*确定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途径。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呢?2月,*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地的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十三五”时期,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就要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让更多的人“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指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率,按照常住人口统计为54.8%,按照户籍人口统计是35.9%。,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40%。所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要让更多城镇常住人口实现真正的市民化。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指出:“建议稿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五年时间,实现1亿人口在城镇落户,时间短,担子重。*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就要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这一目标实现。”2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需要两项改革同步推进:一是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解决落户的问题,确保落户后和市民同城同待遇。6月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总的政策要求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二是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地的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十三五”时期,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就要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让更多的人“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指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率,按照常住人口统计为54.8%,按照户籍人口统计是35.9%。,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40%。所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要让更多城镇常住人口实现真正的市民化。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指出:“建议稿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五年时间,实现1亿人口在城镇落户,时间短,担子重。*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就要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这一目标实现。”2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需要两项改革同步推进:一是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解决落户的问题,确保落户后和市民同城同待遇。6月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总的政策要求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二是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要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要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基本公共服务,理应惠及全体人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与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需关注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保证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2020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比重不低于99%,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不低于9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接受学前教育。”

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尽可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尽可能地使城乡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6月6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时强调:“要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功能互补,搞好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三、打造宜居环境

宜居性是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1996年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上明确提出“宜居”一词。所谓宜居,就是城市适宜居住,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城市安全、公众就业、生活、环境等方面满足居住要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2015年12月1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人们宜居的因素。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乏有力地、系统地规划,导致城市化建设拥挤、零乱、不协调等问题凸显。在城市城市管理方面,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面子轻里子、重眼前轻长远、重经济增长轻其它协调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上,过度集中成为城市不宜居的重要致因。高房价、低人均住宅面积成为城市宜居的突出制约因素。“贵城”住不起、“鬼城”无人住的难题会一直伴随着城市的宜居化建设。

环境宜居,重点是打造住房相对“易居”、环境无霾化、交通畅通化、居住人文化等宜居品质。*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指出:“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考察北京城市规划时曾说:“网上有人给我建议,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我想就是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四、传承历史文脉

城市历史文脉就是城市的一部文明史。城市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产物,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了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和思想理念,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文化脉络。这种无形的历史文脉包括了与城市形态最直接关联的演变规律、历史事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哲学思想、伦理观念、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礼仪风俗和地域文化等等。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切实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延续历史记忆,展现人文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在北京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

传承历史文脉,规划管理很重要。要加强规划管理,严格规范建设行为与建设活动,防止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造成破坏和影响。2月,*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传承历史文脉,要做到保护和利用的统一。整体保护、合理利用,是指对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的保护,强调保护古城完整的形态特征,在保护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方式加以合理利用。通过保护和利用,探索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其历史文脉得以代代传承,并在保持历史记忆同时,为之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从而服务于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五、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需要,将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作为城乡建设的目标和出发点,将百姓生活的和谐安康和居有所安作为城市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加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所谓“财产性收入”,是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减取决于财产基础、金融基础、制度基础等条件。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环境,扩宽投资渠道,实现金融产品多样化,为城镇居民将其储蓄性结余和闲置财富转化为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要完善所有权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投资理财的后顾之忧。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定和扩大城镇居民就业。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在履行工作职责中获得的,就业是劳动者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分享成果、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控制物价,保障住房。物价、房价是当前居民最为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且两者与幸福感指数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因此,要增强生产、供应、流通等各个领域的调控能力,不遗余力地降低消费物价指数,保持物价的稳定性。要针对房价增涨过快问题制定相应对策,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需结构,稳步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使居民生活便捷舒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建设密度较高、功能融合、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建设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加强人文关注和精神关爱。要将社会关爱心和责任感的提升作为塑造城市文明的坚实基础,给城市的发展注入历久弥新的人文情怀,也使得城市居民因此倍感住在城市是一种幸福和荣耀。提升居民在物质富裕基础上的精神品位,让居民在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得到满足,形成一种社会各界互帮互助、发展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十三五”期间,深入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抓住重点,扭住难点,凝心聚力抓落实,蹄疾步稳往前走,努力打造更加和谐、美好、幸福的城市新生活

2022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什么阶段

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什么新型城镇化方案解读

2019年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

2019年解读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9年解读安徽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9年解读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9年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出炉 十三五规划内容

2019年解读粤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

2019年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出炉

2019年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