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取消272项职业资格证目录清单
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减少44%的职业资格、修改66部行政法规……新年伊始,国务院开出多个简政放权政策“礼包”,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在15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务院审改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国务院简政放权的最新进展。
清理审批事项为企业“减负”
记者获悉,国务院继去年9月清理取消了一批审批事项后,今年又持续发力,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10多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中介服务事项;同时,整合餐饮服务场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对两证实行统一审批、统一监管。
国务院审改办负责人吴知论表示,此次取消的审批事项,有的与投资、生产经营、促进就业等内容相关,有的涉及金融领域简政放权、个人或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企业经营活动,取消后将能为企业“松绑”;此后,近70%的中介服务事项将不在强制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机构提供评估、鉴证等材料。
“对餐饮服务场所‘两证’的管理改革含金量较高,预计全国240万家餐饮企业、1400多万从业人员将从中受益。”他说。
职业资格“瘦身”减少人才就业“壁垒”
房产经纪人资格证、咖啡师资格证、美甲师资格证……曾几何时,五花八门的职业资格证“门槛”让广大求职者望而却步。在吹风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坦言,职业资格过多过乱、考培不分以及“挂证”现象是当前职业资格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减少人才就业创业的“壁垒”,进一步释放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在此前已取消4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此次国务院进一步取消了汽车营销师、注册人力资源师等61个事项。汤涛表示,第五批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完成后,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将剩余343项,总体减少达44%。
汤涛透露,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建立职业资格清理常态化机制,实行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编制职业资格框架,斩断职业资格利益链条,净化职业资格管理外部环境。
行政法规修改“放管结合”适应改革需要
在国务院此轮简政放权工作中,共有66部行政法规被修改,涉及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46项、价格改革项目3项、收费项目2项。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夏勇指出,这些改革措施量大面广、情况复杂,但这次行政法规修改的一大特点,是按照放管结合的要求,既做减法,又做加法。
记者了解到,一些法规的修改有针对性的增加了监管措施。比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一方面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关于经营活动信用监管制度和信用约束机制。有的法规还在修改中增加了对不具备条件从事相关活动的处罚内容,比如农业保险条例,取消了对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审批,但对不符合条件却承揽业务的保险公司要进行处罚。
夏勇表示,清理修改法律法规后,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力和竞争力,降低就业创业门槛,规范行政审批的设定和实施,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我们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简政放权等改革,使激发释放活力和维护保障秩序有机统一起来,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