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梯度分差 平行志愿与梯度志愿的区别
高考平行志愿梯度分差
总梯度值是第一所与最后一所志愿学校预估投档线的分差。因此,总梯度值的大小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冲的高度,二是保的低度。
首先冲的问题要因人而异,如果考生看重学校,且对目标学校所有专业都可接受,那么可以冲得高一些;如果考生注重专业,那么第一所学校也可以采用稳的做法。
其次是保的低度的问题。这个是所有考生都必须把握的问题,因为其决定了该批次志愿的安全性(防止滑档)。对于不同层次的考生,保底学校的低度是不同的,如高分段(如630分以上)的考生,在自己成绩的基础上下降20分保底可能就合适了;但中低分考生,20分的保底幅度安全性可能并不够,一般建议达到30-40分以上宜。
从追求考分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保底学校建议以考生成绩能吃透该校所有专业为上限,如下图600分的考生,选择录取最高分为605分左右的学校。这样设计的合理性在于,越往前面的学校层次越高,越往后在的学校考生能择到的专业就越好,无论被哪一所学校录取,考生都不会太吃亏。
在确定冲的高度与保的低度之后,整批志愿的总梯度也就确定了。如A考生第一所学校冲高10分(预估投档线比自己成绩高10分),最后一所学校保底下限为35分,则其志愿的总梯度为45分;如果B考生第一所学校选择稳,并且预估自己的成绩超过预估投档线15分,最后一个学校预估投档线低于自己成绩40分,则其志愿的总梯度差为25分。
平行志愿与梯度志愿的区别
一、梯度志愿
1、定义:梯度志愿是一种投档模式,是指考生分别填报在同一批次中的不同投档时间段的院校志愿。
2、投档原则:“志愿优先、遵循分数”
3、投档模式: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录取时,凡第一志愿填报同一所院校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比例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第二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其他志愿投档,依此类推。
二、平行志愿
1、投档原则: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2、投档模式:
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在每批“平行院校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