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和教育圈也是江湖
江湖有什么特点?门派众多,山头林立,当然也有众多掌门人,众多创始人,众多纷争。某日参加深圳培训圈的聚会,某讲师介绍自己,张嘴就说,自己是某某理论的创始人,把我熏得差点一个跟头。有人没听清楚他的话,就问他那是个什么理论,他就解释了一通,我观察对方的表情,应该最后也没有听懂,这就是典型的江湖作风,本事不大,但自封山大王,享受意淫的感觉。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培训圈是如此,放大了来看,教育圈也是这样。我看了很多教育学的著作,明白了教育界也是江湖,大师们个个想自立门派,自成系统。教育界和培训届和咨询界没有本质区别,也是一人一个说法,一家一个套路,让你每次都觉得似曾相识,这些套路特别像指月亮的不同手指,只不过粗细不同,但手指还是手指,月亮还是月亮。最怕看这些大师的书,你看得太多了,最后连自己都找不到了,被大师迷惑。其实大师不重要,尽信大师不如无大师,找到自己的说法和套路,这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是江湖思维)
教育和培训界的大师写的,讲授课技巧和课程开发的书,他们为了建立江湖地位,追求系统性,甚至自编名词概念,为了适合每种学习模式,为了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果,他们抽象再抽象,直到抽象到你看不懂为止。比如学员不要学员,要叫对象,教室不叫教室叫场所等,授课技巧叫模式,整个一个计算机思维,看着闹心。你只能说他们高,实在是高,我智商低!很多这些书是大学老师写的,多为了评职称,而不是为了读者。他们在体制下,面对鉴别能力不强的学生们,显示自己的高深,但自己从来不用,他们书上的那些“高超的授课技巧”来授课。这年头,好书难觅呀!(推荐我的书《不懂心理学就别当讲师》《培训这样最有效》,这两本书不系统,但全是干货)。
比这些不同山头的国外大师差的,就是国内的教授们了,连个山头都没有,全部是在复制和讲述国外大师的内容。我们的物质产品缺乏原创,很多都是山寨,我们的知识产品也是一样。营销、管理、心理学、社会学,这些都是西方传过来的学问,大师们都在西方。比如心理学,加德纳、桑代克、巴甫洛夫、阿希等西方大师,早就已经通过心理学实验,得出了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我们中国的心理学家,在西方大师的基础上,做好翻译工作,用中国人的案例,把这些理论传播得,让中国人能明白,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看看我们的大学教授们,其实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中间加上自己的一些案例和理解,如此而已。
知识的传承是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和物质产品一样。一个像越南那样,比中国还要落后的地方,出了个营销学大师,向世界传播他的营销学理论,举了很多越南企业做营销的例子,这不是很可笑吗?越南现在发生的事情,当年美国早在60年以前,甚至更早就已经发生了,中国80年代也已经发生了,早就被美国营销界的教授们,总结成理论,向全世界传播。越南的教授们不必刻意创造理论,做好美国教授们的知识传承就很好了,这就是中国教授们做的事情。
当然美国大师们也有问题,仗着全世界人民对他们的崇拜,他们中的某些人,就披着克莱登大学的外衣,挺着自己的高鼻子,晃着自己的白皮肤,编造了一些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理论,拼凑基本相关的“专著”,然后行走江湖,开始在全世界挣钱了。所谓NLP,心灵成长、九型人格、催眠等课程,就是这类的典型,美国才是最大的江湖呀。发展中国家,教育不够普及,山头林立,人傻钱多!速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到培训圈的一些现象,坦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