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管理中的双因素理论

编辑:李老师高考志愿助手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1959年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这一理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结合个人体会,简要介绍一下在培训管理中如何应用这一理论。

我读中学的时候,那时国内实行的是每周六天工作制,学校没有专职清洁工。学校规定:周六放学后是每个班级打扫卫生的时间,所有学生轮流值日参加“大扫除”……。我当时在学生会工作,每周都跟随学生会干部一起检查各班级的卫生。时间久了我发现一个规律:每周七天,真正干净的只有一天,那就是周六,其它六天校园和教室仍旧很脏,教室纸屑满地都是,校园里垃圾堆积如山,厕所臭气难闻,“大扫除”成了名符其实的走过场,不仅老师不参加,连卫生检查都是学生干部的事,学校领导从不参与。令我们沮丧的是,检查结果从来没有人关注,后天干脆不张贴了。我们曾给学校老师和班主任提过建议,但都石沉大海。

后来老校长退休,新校长采取了三条措施令我们印象深刻:一是每周的“大扫除”至少由两名老师带队检查、评分;二是除周六外,周一至周五每天不定时至少抽查一次;三是实施奖惩,全校18个班级,对总分前三名的班级值日生进行奖励,奖品包括洗衣粉、牙膏牙刷等,后两名的班组值日生处罚,处罚重新打扫一遍,并在公告栏公布……这三条措施实施后,各班级对“大扫除”的热情高涨:清洁工具不够用,经常被人“收藏”,班主任亲自督阵,值日生还能得到老师的雪糕“慰劳”,为了评分学生干部经常和我们争得面红耳赤。为了减少评分过程中的争议,学生会不得不制订评分细则:教室发现一个脚印扣2分,一个纸团扣1分,地上积水扣5分……后来,我们每周一进校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公告栏看卫生评分和排名。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这是件挺有趣的事情。

之所以将以上例子写出来,是因为我发现部分企业做培训面临类似的问题:保健因素用的多,激励因素用的少。比如,在企业培训过程中,保健因素用的多,强制规定员工参加培训的制度较多,而激励因素比较缺乏,员工参加培训缺少相关的激励措施,其结果是,员工感觉培训变成了任务和负担,管理层认为培训走了过场,变了样。为什么说许多企业的培训缺少激励措施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看出来:

一是企业内各方面都有考核指标,培训的指标有没有?有没有纳入绩效考核?有些企业有培训指标,但往往是用来考核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门的,对相关部门没有考核指标,培训没有量化指标,激励难以实施。二是年终企业有各种优秀员工评选和表彰,“产量标兵”、“质量标兵”、“销售明星”、“优秀员工”等等,有没有“学习标兵”?极少见。一个员工基础不好,业绩一般,但他学习很认真,进步很快,能不能评个“学习标兵”?当然可以。我们激励一个,就会有更多人向此方向努力。

缺少保健因素或激励因素的培训管理,势必导致员工学习热情低下,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作为培训者,要解决受训员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将培训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中,而不是一时之需。培训涉及公司全体员工,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都配备了专职培训管理人员,但缺少培训规划、培训目标和费用预算,培训成了重点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成立跨部门的培训管理委员会,让领导挂帅,借用领导的影响力,借力发力。同时要制定明确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建立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组织体系,上下互动,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保健因素”必须用足,以达到齐心协力,同步推进。

二是制订培训激励措施,鼓励形式多样的员工学习。具体的激励形式很多,包括内部讲师的激励、员工学习激励等,可参考“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安排,可丰富多样,不拘一格。在培训方式上要灵活,部分员工如研发人员工作较忙,或者不方便参加集中授课的驻外销售人员,可鼓励他们使用E-learning,或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技术等级考试等,公司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是要做准确的培训需求分析,增强员工学习的紧迫感。与部分企业的培训管理人员接触,问到培训需求如何做,许多人告诉我,他们是在年底将一张培训需求表发给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直接填写。这种方法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我个人认为比较精糙,不够精细,现在的管理追求的是精细化。建议培训管理者细致地从人员、任务、组织目标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帮助所属部门找出每个员工的“短板”,再结合其职业发展方向,帮他制订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员工主动来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比较复杂,耗费时间,但需求分析是培训的首要任务,需求分析不准,培训效果很难提升。

一列火车,后面要有推力,前面要有拉力,火车才能跑的快,“和谐号”就是这样设计的。保健因素设置了“高压电网”,从制度层面规定员工有培训的义务和责任,它给了员工一个推力。但长期使用这个推力,员工会感觉比较别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毕竟每个人都不希望在强制下学习。这时就需要借助于激励因素,给员工一种拉力、吸引力,让他知道学习之后有何好处和奖励,不学习有何后果,诱导他主动来学习。我个人认为,培训的初始阶段,应用保健因素较多,随着培训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阶段,需要更多地应用激励因素,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减少推力,增大拉力。双因素理论是管理的激化剂,将它充分应用于培训管理中,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